高考网 发表于 2016-8-12 19:00:53

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镜中日本》评说

作为一名高考作文评卷员,在十多年的高考作文的评阅中,我多么想了解考生,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情感状态、思想水平,可是我难以看见年轻跳动的心,难以发现真实的自我,特别是与今年作文话题有关的真实的自我批评、谦虚的与人为师,更是难以看见。我的感受是考生的生活体验太少,情感表达虚假,具体表现在大话空话猖獗,杜撰之作泛滥,表情达意矫情,心理状态空缺。但是今年高考作文〈湖北卷〉满分卷《镜中日本》却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以下我从三个方面加以评说。
一.三面清晰的镜子
    今年高考作文〈湖北卷〉是要求以买镜子为话题作文,《镜中日本》的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胸怀为我们民族买来了三面清晰的镜子。
    第一面镜子,文章是这样表述的,可是另一个腐朽的帝国却在明治维新之后睁大眼睛,张开双臂,接受挑战,重唤生机。这是一面值得深思的镜子,它告诉我们要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要认识自己的落后和不足,采取一定的措施,唤起民众,振兴民族。可是中国封建王朝又有几代皇帝能够这样呢!作者接着说,于是,古老的中华苏醒了,在维新变法、洋务运动中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只是这一觉睡得太久,这一步迈得太迟。字里行间,饱含深思,情感再现,忧国忧民。
    日本侵略中华大地是一个难得的反面教材,作者却别开生面挖掘出这场侵略战争中日本民族“钢铁一般的意志”、“难以想象的团结和纪律”――这是第二面镜子,共产党人在这面“镜子”的反衬之下,团结全国人民,英勇抗战,“找到自己而最终取得胜利”。这里作者的思路是开阔的,思想是独特的,态度是明显的,观点是明确的。作者没有从指责侵略战争的角度落笔,而是从这个民族的本质着笔,指出这个民族内在精神的闪光点,这里作者紧紧扣住作文话题,以一双慧眼认清了共产党人所买的“镜子”,这实际上是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尤其应该买的镜子,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思想的开阔,角度的新颖。
   文章第四段,作者的笔墨又回到了现实,写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经济之中工业生产的某些误差,这里作者肯定了日本民族的“精明和细致”,同时也是为我们买来的第三面镜子,正是因为这种“精明和细致”才使他们又一次在世界经济领域里成为弄潮的高手。作者在惊叹日本人高明的同时,又对中国经济流露出了忧思,正是这种爱国情怀,作者才能把这面镜子看得分明,买得放心。
   这三面不同历史时期的镜子,都必须是我们民族应该买来的,买来的过程实际上是认清自我、正视自我的过程,只有买来,我们的民族经济才得以腾飞。小小的作者能够从历史、经济、哲学的角度,对中国经济进行全方位的深思,不得不让人佩服。
二.三种不同的文化
    一篇八百字的文章,如同一个小小的工艺品,是因为作者能够将三种文化巧妙的融入其中,使其含金量更大。读这篇文章,感觉是在散步,跟随作者来到了唐朝,我看到了“瓦当不再锃亮”、“歌舞升平的霓裳不再绮丽”、“昨日繁华渐渐褪去”。然后又跟随作者来到了西域,我感受到的是“驼铃叮当作响”,“骆驼身上滋滋冒着热气”,这里作者涉及到了第一种文化――古代文化,包括了古代建筑文化、古代服饰文化、古代城市文化、古代经济交流文化。作者涉及以上文化,并非故作卖弄,也非空洞矫情,而是紧扣作文话题,试想,泱泱唐朝,贞观之治,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声震全球,可是后来为什么繁华不在?答案只有一个:没有买明镜。这里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消解的惋惜之情跃然纸上,对唐人不买明镜的做法进行有力的鞭笞,警世醒世,笔墨委婉而力透纸背。
   作者还把笔墨触及到当今中国,对第二种文化――现代文化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冷静思考,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当今中国尽管改革开放意识逐渐增强市场,经济大潮一潮高过一潮,可是在思想模式、行为方式等方面还流存着古代文化之中的某些劣根,体现在体制落后而改进不大,思想保守而固步不前,方式呆板而缺少活力,这些劣根影响了现代文化及其走向。第二,强势文化侵蚀弱势文化,现代文化被利用。茶杯――中国陶瓷艺术的杰作,日本人却在中国发明的茶杯上“做了小小的改进让它更适合高鼻子的白种人,就把他的茶杯远销各地”,中国的茶杯被人利用、加工,本土的陶瓷等诸多文化就是这样慢慢被侵蚀,国人为什么不能把陶瓷艺术发扬光大,推陈出新,而让日本人捷足先登呢?我们的现代文化处于弱势状态,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它转变为强势呢?
    第三,外国文化,这里主要指日本文化,作者的用意是将它与中国文化进行对照,突出日本文化中的闪光点,这种闪光点就是我们必须买的明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纵向的两种文化与横向的两种文化交织在文章之中,使其内容十分丰富,意味十分悠长,我们真的要佩服作者的匠心。
三.三种不同的语言
    第一,古色古香的语言。品味文章的语言,我仿佛置身于遥远的古代,置身于大唐帝国的楼台亭阁、园林宫殿,一阵阵古色古香的古风扑鼻而来,深吸一口你仿佛就要变成古人似的,你看吧,不再锃亮的瓦当,不再绮丽的霓裳,渐渐褪去的繁华,驶去的一叶扁舟,叮当作响的驼铃,冒着热气的骆驼,这些词句,作者信手拈来,自然贴合,构成了文章古朴的风景。
    第二,形象生动的语言。请看“一个名叫日本的民族在中国的臂弯里成长”流露出多少无奈与痛楚,“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不过是一个戴着罂粟花冠的瞎眼老人”这一比喻多么有力的抨击了近代中国的卖国嘴脸。而贴着膏药的军舰驶进我们的海洋,大力丸的广告贴在中华的伤疤上,六朝古都被鲜血浸染又是多么恰倒好处的再现了我们民族苦难的历史。
    第三,不枝不曼的语言。形容古代美女,常道多一份则肥,少一份则瘦,形体适中,恰倒好处,本文的语言正是这样,这是作者长期积累语言的结果,十年磨一箭,功到自然成,理所当然。
    以上是我对文章的基本看法,写这么一篇文章,只是想给战斗在高考备考前线的同行提供一个例子。我要特别说明的是《镜中日本》等满分作文给我们平时的教学有许多启发,第一,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教学。积累语言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思想的形成也要学生自己动脑,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积累语言,形成思想。第二,必须培养学生独创能力和精神。对事物的看法应该有自己的独特一面,不能满足于人云亦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课堂上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和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高考一年又一年,希望我们作文教学这棵大树结出更多的《镜中日本》这样的果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镜中日本》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