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8-12 19:05:54

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改革 形式活难度降

  本周,北京市的中小学将正式开学,中高考百日冲刺的大幕也将正式拉开。虽然《考试说明》已经陆续下发到考生手中,但是作为三年改革的起始之年,中高考究竟怎么改、如何应对,考生和家长心里还是免不了彷徨、恐慌。从本期开始,本刊将推出“关注中高考”专栏,邀请具有丰富备考指导经验的专家、教师剖析改革新政、指点备考思路。考生和家长有任何看法、建议和问题,也欢迎发送相关内容@1272809839与我们互动交流。
          春节前,2014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在万众期待中开始向各区县教研下发,酝酿了好几个月才面世的高考改革方案终于水落石出。甫一露面,语文科目的变化堪称“翻天覆地”,微写作、俗语对联、理解性默写……让考生不知如何下手。但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虽然题目的形式变得新颖灵活,整体难度却是不升反降,所以考生大可不必彷徨莫知所之,徒增恐慌情绪。需注意的是,此前市里曾统一出过一套测试卷,里面的很多题型都变成了《考试说明》的样题,但样题与东、西、朝、海四区的期末统考试卷却有很大出入。
          “微写作”不必当成大负担
          语文试题变化最大的是作文:“一分为二”,新增加了“微写作”。怎么用150字到200字,精练、准确地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对部分考生确实有些难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语文知识只考不用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给教授写信,前面应该加上“您好”两个字。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延伸阅读,还是微写作,强调的都是语文知识的日常应用。而微写作,从本质上来说,写的就是应用文。
          微写作难不难?其实并不难!因为它所涉及的内容,无论是《考试说明》的参考样题——关于校服问题写给校长的一段话、征召小组成员的启事,还是测试卷中曾经出现过的题目——针对小区养狗问题写封倡议书等,与日常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考生不必把微写作当成大负担。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看多想,对于地铁、公交车上的布告栏等应用文的格式、措辞等也要多加留意。
          俗语对联难度远逊自招
          高考语文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让很多考生如临大敌。但实际上,其难度远远逊于自主招生考试,得分相对容易。比如说考生反映比较强烈的对联题,北约自招的对联是主观题,考生写出来的答案很有区分度,但《考试说明》里的对联题延续了测试卷原题,侧重于对对联的内容理解以及给上句选下句的能力,考查难度类似小学生的“近义词/反义词”考点,基本白送3分。
          对于“理解性默写”,当初很多考生或者为此感到恐慌,或者下定决心在考场上全文背诵、逐句试验下来,甚至各区期末统考都在此设了几道有难度的题目。但看了《考试说明》中的样题,考生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了。
          选择辅导班当心被“忽悠”
          《考试说明》中各项改革的要点之一,就在于为语文创造一个日常应用的语境。通过十余年的母语教学,把“高等”的语文带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而不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考完就忘的状态。但是,与考试改革相比,教材、教法的跟进速度相对滞后。这就需要:一方面,学生自己要具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特别是新初一和新高一,三年后将面临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考改革,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关注、收集考试真题,不打无准备之战。另一方面,选择一个确实有效的课外辅导班,也能让备考少走弯路。
          但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在报班时,不要被所谓“独家内幕”、“最接近高考命题”等说法迷惑。真正应该关注的是,这家机构是否针对考试变化,设计出了新的课程产品。不过,所谓新产品,并不是指考对联,就开个班,专门讲如何对对联。而是如何帮助考生以较快的速度,达到考试背后所要求的能力。确实,文科学习需要积累,但对于课外辅导机构来说,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归咎于其个人“积累不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常说:“考试不仅是考学生,更是考老师”。特别是对于中高考把关老师来说,对考试必须具备敏锐的感悟力,并形成独到的,能够被学生所理解的解题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科学习也有“刀法”。
          特邀专家:学而思东学堂语文王乃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改革 形式活难度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