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考场各科答题技巧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历经千辛万苦的高三学生,都希望在高考时有个高水平的发挥,取得理想成绩,可是总是有的考生事与愿违,造成遗憾。如何在高考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每个考生来说是举足轻重的事,它对你数学成绩的影响也许是几分、十几分、甚至更多。只有平时多流汗,才能战时少流血。决胜考场的能力必须在平时加以训练,不断总结每次考试的得失,寻找成功的经验,发现失败的原因,提炼出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和策略,根据我们的观察与分析,结合以往学生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操练考试技能,提高考试技巧。
紧张不能慌张:稳定情绪,有条不紊
走进考场,由于要求严格,场面严肃,气氛紧张,往往考生会产生条件反射,出现情绪上的紧张现象。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并且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激情的产生,提高思维速度,促进解题的效率的提高。但是,有的同学患得患失,走向极端,变紧张为慌张,动作变形,思维走样,影响正常发挥。怎样才能避免慌张呢?
一方面,模拟考试需要高度重视,要营造仿真的考试环境,限时完成,养成在紧张环境中解答问题的有条不紊的品质。再一方面,考前保持必胜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走进考场要信心百倍,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慌张,因为大家是平等的。另外,要明确,进入考场适度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利于我们进入兴奋姿态,千万不能因此而引起不必要的慌张。
审题之后解题:审清题意,有的放矢常言说得好,“磨刀不碍切菜事”。在批考卷时,经常发现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有的半途而废、有的张冠李戴、有的文不对题。为此,我们走访了一些考生,他们觉得自己犯了低级的习惯性错误—审题不严。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需要认真阅读,仔细推敲,完全明确问题的文字陈述和符号的含义,准确把握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必要时还要适当画出图表,列举、提炼出问题的关键,形成题目脉络,纲举目张。反思题意能弥补审题的不足,有时需要再审视“题眼”,防止误解,因为题中一字之差会导致结论谬之千里。对于貌似熟悉的问题更应警惕,因为大部分时候会熟题新编,如果不假思索,跟着感觉走就会“熟能生错”了,对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需要再回首,防止条件误用、漏用,也防止答非所问。
会做保证做对:认真对待,万无一失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例如,02年春季高考第20题第(1)小问是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许多考生以“说明代替证明”,难以获得满分。还有在立体几何的解题中,特别是计算题中,没有对有关元素的确认和说理的过程,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得分少得可怜。必须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不能“心中有数”,得过且过。必须表达准确,论证清楚,“会做”的题才能“得分”,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精益求精,脚踏实地,保证会的做对,对的做全。即使不完全会做,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是个聪明之举。
快速必须准确:以准求胜,稳扎稳打考试时有的同学快做,期待以后检查;有的同学稳扎稳打,做一题争取对一题。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要先在正确率上下功夫,以稳取胜,当正确率得到保证以后,速度会自然而然地提上去的。答题时要做到字字有据,步步准确,书写规范,尽量一次成功,正因为稳和准,所以你就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不能患得患失。一味求快,只会快一点,错一片,尽做无用功,检查时也难以得到全面校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