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7-8-31 22:19:54

宁波一家三代走出5个大学生 入学装备发生大变化

  昨天,宁波大学迎来大一新生开学报到,不少学生带来当地特产和新同学分享又是一年开学季。从铁饭盒到手机,从棉被到笔记本电脑,大学生的“入学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装在他们行囊里的,其实不仅仅是生活必备品,更是一个年代的记忆。
  昨天,记者碰到了一个特别的家庭,三代人走出了五个大学生,从上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从他们行囊的变化,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有关“入学装备”的故事吧!
  ●讲述人:林九如79岁
  (1958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
  钉个木箱装布衣和破棉袄
  带了10个油饼路上充饥
  林九如祖籍在宁波镇海骆驼,在上海念中学,1958年参加高考,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后来在宁波大学任教。
  “那年参加高考还真有些阴差阳错,家里没有劳动力,高三毕业我就去干农活了,大学志愿还是同学填的,非拉着我参加高考。”说起当年的故事,林老先生爽朗地笑了,“当时家里就连笔都找不到,临时从别人家借来一支钢笔参加考试。”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刻,林九如可谓五味杂陈:父亲早早过世,母亲生病,家里经济拮据,他不知道上哪儿筹钱。最后在学校的牵线下,他申请到了12元的补助金,加上姐姐塞给他的3元钱,这15元就是他大学的全部经费。
  “家里一穷二白,连个像样的包都找不到。最后找到一块隔板,临时卸下来找人订了个木箱子,装了几件布衣和一件破棉袄,甚至连脸盆等生活用品都没带。”林老先生回忆说,他住在上海郊区,从家里到火车站需要走三四个小时。当时,他用扁担挑着木箱子就出发了。从上海到北京坐火车,需要三天三夜。没有钱没食物,出门前,母亲特意给他做了10个油饼,让他在路上充饥,“每天都是就着萝卜干和咸菜吃大饼。”
  ●讲述人:谢莉华75岁
  (1962年考入清华大学)
  很多东西是亲戚朋友送来的
  家里特意给她做件新棉衣
  1962年,妻子谢莉华考上清华大学,一家人都引以为傲,“我去上大学的装备很多都是亲戚朋友送来的,有的送来了旅行包,有的送来了油布雨伞。考虑到北京冷,母亲找出了家里最厚的棉被给我带上,特意做了一件新棉衣,带了搪瓷脸盆、毛巾等。”
  当年,谢莉华赶火车时拎的是一只被视为“老古董”的羊皮箱,这算是当年的“标配”。有家里条件差一些的同学,脚上穿着人字拖,直接背着网兜就来上学了。
  当年,从上海到北京的学生专列票价是9.9元,而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过30多元,一张火车票就要花费三分之一的工资。
  “父亲是提前去工会借钱给我念的大学,那时候一个月的住宿费加伙食费差不多是10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谢莉华打趣说,那时候为了她念大学,家里人可谓使出了“洪荒之力”。
  ●讲述人:林蕾47岁
  (1989年考入大连医科大学)
  独自拎着人造革箱子坐火车
  宿舍女同学都带镜子上学
  转眼,时间到了1989年,女儿林蕾收到了大连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人家爸妈忙着高兴,我爸妈忙着吵架。”想起入学前的那段时光,林蕾不由得扑哧一乐。
  “‘衣服带够了没,牙刷毛巾带齐了没’,我妈就天天念叨着这些事,时不时往我箱子里塞东西,我爸的想法是,他当年啥生活用品也没带,照样上学,所以他就从箱子里取东西。”林蕾说,“父母争执得最多还是送不送的问题,我妈坚持要送我到学校,安顿好才行,我爸坚持不送,最后各让一步,他们陪我坐汽车到火车站,看着我上了火车才算数。”林蕾清晰地记得,夜里10点,她独自拎着一个人造革大箱子,乘着摇晃的火车,抵达大连火车站,下车时正好凌晨5点。
  那年,全国推行大学生军训制度,学校负责提供被铺、蚊帐、脸盆等生活用品,“不过,食堂还没有公共的餐具,我还带了个铝制饭盒。”
  “你这是赶上了好时候,我1985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那时带着铺盖挤着火车去学校报到,跟外来务工者没啥区别。”林蕾的丈夫叶孟忍不住插了句话。
  到了宿舍,林蕾发现,女同学几乎人手一面镜子,有两个同学带的还是大镜子。“从此以后,每天早上,我们8个人就挤在那两面大镜子前照啊照,现在想起来还挺好玩。”林蕾笑着说。
  ●讲述人:叶林哲22岁
  (2014年考入电子科技大学)
  大学生必备“苹果三件套”
  开学报到“轻装上阵”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现在大学生的出门装备和我们当年简直天差地别。”林九如说,外孙叶林哲2014年考入电子科技大学,那会儿,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三件套”等电子产品早就成了大学新生的“标配”,行李箱里装得最多的就是电子产品。
  “iphone、imac、iPad,苹果三件套嘛!”说起自己的“开学装备”,叶林哲脱口而出,“电脑是在高二买的,另外是大学开学前买的,花了一万多吧。”
  叶林哲住的是四人宿舍,和其他同学比起来,他的装备算是高配级别了,“手机、电脑是必备品,顶多牌子不同而已。”
  叶林哲说,大件需要爸妈掏钱,必须在开学前准备好,至于其他生活用品,可以在淘宝上买好,直接寄到学校就行了。
  “除了学费,还有每个月生活费,1500元,来回两趟机票,4000元~5000元,都是我爸妈付的。”因为还在上学,叶林哲每年还能拿到上万元的压岁钱,都由自己支配,不会上交给爸妈。
  “和我们那一代相比,他们属于轻装上阵。”林蕾一时感慨起来:“比我们那时候幸福多了。”
  今年大学生带了啥
  一身轻松来报到
  很多东西直接网购寄到学校
  昨天,宁波大学率先在全市高校中迎来4000余名2017级新生。现在的大学生入学时都会带些什么呢?在征得同意下,记者翻看部分学生的行李一探究竟。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记者看到,很多学生就一个背包,一个行李袋,可以用“轻装上阵”四个字形容。“我就带上了入学的录取通知书、身份证、电脑和手机、换洗的衣物,其他都已经在学校了。现在网购这么发达,其他生活用品就网上买了,直接送到学校。所以来的路上我可轻松了。”一位新生说。
  记者还发现,有些同学连现金都只带一点点,有的甚至不足100元。建筑学的大一新生严烨晴说:“现在都可以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所以我就带了少量现金。一路上,我觉得手机和充电宝才是最重要的,有了手机就能做很多事。”
  在采访中发现,大学生入学所带的物品中,手机已经成了必备品,电脑也是八成左右的人会带。通过观察发现,在新入学的大学生中拿着各型号苹果手机的学生比较多。
  特产五花八门
  大一学生最爱“特产交友”
  除了这些标配,同学的行李箱里还装了啥呢?昨天,记者跟着宁波大学一位辅导员在学生寝室逛了一圈,还真发现了有意思的信息。
  来自山东的陈同学,昨天一到寝室就拿出了烧饼、高粱饴分给寝室的同学。这些都是山东比较有名的特产。“一来可以交朋友,二来可以介绍自己的家乡。”陈同学笑呵呵地说。
  重庆来的一位女生,装了差不多三分之一行李箱的火锅底料,“第一次出远门,来到陌生的城市,所以带来家乡的特产给陌生的朋友,或许这小小一袋底料能帮我交到一堆朋友,还能找到和我一样喜欢吃辣的非重庆人呢!”
  半个小时走下来,记者还真见识了一些看起来就很好吃的土特产,四川同学带来的牛肉干、海南同学带来的椰子糖、哈尔滨同学带来的红肠、嘉兴同学带来的粽子……简直可以开个特产展销会!
  当年有哪些“硬货”
  ●讲述人:翁振涛(1977年考入浙江大学)
  一台收音机羡慕死人了
  1977年10月,中国恢复了高考,这意味着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大门重新打开。我就是在那年参加的高考,并考取了浙江大学。
  走进校园,老老少少的面孔都有,年纪大的同学有33岁,早已娶妻生子,年纪小的只有16岁。
  当时家里条件差,根本没有像样的东西。一个木箱子装了必备的棉被、衣服、脸盆、热水壶等,特别是那种竹制的热水瓶几乎人手一个。
  那时候学生的装备都很简单,有的年长同学因为参加工作好多年,有积蓄,带着收音机去学校,那可是当年的“奢侈品”。每次一放广播,大家都围着听,特别羡慕。
  ●讲述人:郑剑霞(1990年考入浙江师范大学)
  100元生活费能过得挺滋润
  当年我们读大学没有一件电子设备,住的8人间。开学报到除了一个行李箱的衣服、随身物品,还要带全套床上用品。脸盆杯子之类都是学校小卖部买的。从宁波到金华坐绿皮火车,需要在萧山或杭州转车,每次在萧山转车简直是灾难,基本都是连人带行李被站台工作人员从窗口塞进去的。
  当年大学补贴的饭菜票女生基本够吃了,月末有节余还能换瓜子吃或接济男同学。一个月100元生活费还挺滋润,最大的娱乐就是每天两节课后,花五毛钱去抢购一张学校电影院的电影票。
  ●讲述人:蒋明(2000年考入浙江工业大学)
  条件好的同学用上BP机了
  我读大学那年,床上用品统一发的,条件好的同学已经有带中文BP机了,随身听、CD机比较普遍,打电话用201卡,每个寝室都有一个电话机。到大二大三,开始用手机了,摩托罗拉、诺基亚是当年的经典,我的第一个手机就是诺基亚的8210,短信一毛一条,话费也是不小的负担,不太舍得用。学校寝室刚开始推出了四人间,但申请不到,我大三才住上四人间。一个月600元生活费算普遍标准吧,省省完全够花,还能省点钱去延安路龙翔、工联,淘40元一双的鞋子,20元一件的T恤。学校的娱乐就是偶尔去下网吧,有电脑的同学很少,寝室也没网络,顶多拷些片子,一帮人凑在一起看《流星花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宁波一家三代走出5个大学生 入学装备发生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