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2014高三上学期考试语文试题
合肥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段一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笔力雄壮,气象浑厚"的盛唐诗歌,常被诗评家以"盛唐气象"四个字将它与其它时代的诗歌风貌相区别,这种概括有助于更明确地把握盛唐诗歌特征。但对于这样的概括,一方面有人望文生义,把"盛唐气象"理解为单纯的对时代的颂歌,对唐帝国文治武功的夸耀,以及对躬逢盛世、如鱼得水的情感抒发。另一方面有人回转过来通过检查盛唐诗歌发现其中并没有多少歌颂盛世之作,相反,许多诗歌是表示对现状的不满,包括对种种阴暗面的揭露、抗议,因而认为"盛唐气象"一词,是对开元、天宝诗歌主流的歪曲。以上两种看法皆失之片面,而根源在于对"盛唐气象"涵义的理解存在偏差。
②"盛唐气象"的概念来自严羽。严羽《沧浪诗话·考证》云:"'迎旦东风骑蹇驴'绝句,决非盛唐人气象。"严氏辨其"非盛唐人气象",显然是指"迎旦东风骑蹇驴"瑟缩委琐,见不到盛唐人的笔力,也缺少盛唐劲健的主体精神。这与严氏《答吴景仙书》所云:"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可以说是分别从正反两面对"盛唐气象"涵义的一种阐发。因此"盛唐气象"指的是诗歌风貌,具体即指诗歌"笔力雄壮,气象浑厚",与内容上是否直接歌颂国家之盛,歌颂文治武功,乃至粉饰太平,本不是一回事。
③具有"盛唐气象"的诗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感动激发,希望趁时而起,建立功业;一类是理想与现实矛盾,针对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平现象发出怨怼之词。感激与怨怼看似相反,但实际上联系非常紧。感激而望成就功业,遇挫即成怨怼。所以在具体作品中,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④盛唐诗人的感激之作,理想主义色彩很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它是为时代的召唤、时代的需要所吸引,要轰轰烈烈大干一番的人生意气和事功精神的表现。盛唐人的这种感敏奋发,颇不同于一般狭隘的个人名利追逐,它往往表现于建功立业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乃至奉献精神的结合。由于主体精神强旺,盛唐人谈起建功立业,又往往表现得情绪激昂,富有信心。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谓壮怀激烈。
⑤盛唐诗人的怨怼之作,包含着诗人与时代社会的冲突,但盛唐诗人要求于那个时代的往往不是简单的仕途出身,不是薄禄微官问题,而是要成就"济苍生,安黎元"的大事业。这种宏愿,在玄宗统治后期是只好落空的,以致出现了类似鲲鹏太大,海水和风力无法支持的矛盾。但冲突的内容既然是在较高的层次上展开的,就仍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和非同一般的气魄与力度。
(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盛唐气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盛唐气象"的概念来自严羽,它体现了盛唐诗歌的风貌。
B."盛唐气象"指盛唐诗歌"笔力雄壮,气象浑厚"的风貌。
C."盛唐气象"体现了盛唐人的笔力和盛唐劲健的主体精神。
D."盛唐气象"指诗歌风貌,它与诗歌的情感内容没有联系。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列举了对"盛唐气象"的两种片面理解,并指出其根源在于对"盛唐气象"涵义的理解存在偏差。
B.第②段引用了严羽的话,一方面说明了"盛唐气象"的概念来源,另一方面阐发了"盛唐气象"的涵义。
C.第③④⑤段文字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分别阐释了"盛唐气象"在两类诗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特点。
D.文章采用了先驳后立的方式,驳立旗帜鲜明;在论证中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盛唐诗人夸耀帝国文治武功、歌颂盛世之作都不具有"盛唐气象"。
B.盛唐诗人的感激之作和怨怼之作,都带有盛唐诗人的理想主义色彩。
C.盛唐诗人情绪激昂,富有信心,渴望建功立业,因而主体精神强旺。
D.盛唐诗人"薄禄微官"无法成就"济苍生"的宏愿,所以产生怨怼。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文中,字用和,宣州人也。宋季之乱,其先为同郡仇人倪氏所灭,时文中之父尚幼,倪将杀之,而欲其母,其母为徐氏宗祀故,忍辱保徐子得不死。因冒姓倪氏,为娶有室。及母老卒,哭谓其子,始知其为徐氏子。然未能即复其姓,故文中亦以姓倪氏。文中自少传其妇翁针药方术,以此名闻江湖间。始为县吏,即弃去。又为安陆府吏,复弃去。游吴,吴大户患湿腿疾,延文中与疗,针行病除,留为郡吏。时镇南王妃卧病,不可起坐,王府御医皆不能愈,南台侍御史秃鲁以文中名闻,即驰驿就吴郡召之。至则王以礼见,赐坐便殿,道妃所疾苦,延入诊视。王曰:"疾可为乎?"对曰:"臣以针石加于玉体,不痊,其安用臣?"遂请妃举手足,妃谢不能,文中因请诊候,按手合谷、曲池,而针随以入,妃不觉知。少顷,请举如前,妃复谢不能,文中曰:"针气已行,请举玉手。"妃不觉为一举。请举足,足举。王大喜。明日,妃起坐。王大设赐宴,赏赉无算,声震广陵,皆以为卢扁复出也。留广陵月余,门下辐辏,多所救活。由吴郡迁武林。未几,吴郡守吴公秉彝被病卧治,郡医咸举文中。文中至,病立已。以故虽为吏而家日益饶,尝谓予曰:"予所传弟子亦众,然皆不能如吾术之神。彼急于见利而不知义,吾以兹术游江湖,垂四十年,所为疗者,不可胜计,而未尝责其报。吾知施吾术而已。今幸造物有以还于吾,而达官贵人之所赐予者,予不得而辞,而亦未尝为贫乏者,不敢不尽其心也。"又泣谓予曰:"文中得有大罪,敢谋之于子。吾父殁时,属文中以复姓,至今不敢忘。而吾久隶于官,欲一复之,而惧案牍之烦也。如之何?"予谓之曰:"尔祖母忍死以全尔父,欲以报于徐氏,今幸而有子,独不能念徐氏之痛,以大慰于祖母之灵乎?子其后矣,尚何以案牍之烦不烦为哉?"文中即以泣告于其府尹赵公伯器,为复姓徐氏,给告归宣城,省徐氏坟基,访其宗族,买田置祠,以奉祭祀,人咸义之。自宣城还,升充江浙行省理,问所提控案牍,改授绍兴路知事,以疾卒。
(选自《稗史集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自少传其妇翁针药方术 传:继承
B.延文中与疗,针行病除 延:邀请
C.属文中以复姓 属:通"嘱"
D.独不能念徐氏之痛 独:独自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因冒姓倪氏,为娶有室 \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B.道妃所疾苦,延入诊视 \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C. 以故虽为吏而家日益饶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 而亦未尝为贫乏者,不敢不尽其心也\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徐文中,宣州人,他的祖辈被仇人杀死,他的母亲为了保全徐氏宗祀忍辱活了下来,并将医术传与徐文中。
B.徐文中医术高明,针行病除,很受人们的赏识。值得称道的是只要是病人无论贫富,徐文中都会尽心尽力。
C.徐文中认为,自己的众多弟子都不如自己医术高明的原因是这些弟子太急于求利而忘记行医做人的道义。
D.徐文中以恢复徐姓向"我"征询,"我"认为恢复本姓不应惧怕繁琐,在"我"的鼓励下徐文中最终成功。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府御医皆不能愈,南台侍御史秃鲁以文中名闻,即驰驿就吴郡召之。(5分)
译文:
(2)吾以兹术游江湖,垂四十年,所为疗者,不可胜计,而未尝责其报。(5分)
请下载附件: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段一考试化学试题)》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