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9 09:14:36

2010届福建古田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有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A 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B 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 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3.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4."(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工商业市镇兴起                            B 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趋势
  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活跃      D 对外贸易发达
  5.韩非认为商人乃"邦之蠹(蛀虫)也",以下史料反映的思想与之不同的是:
  A "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 "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C "重租税以困辱之"            D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6.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禁海政策的理由的是:
  A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 "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C "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D 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的反清斗争
  7.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公田变为私田            B 铁器牛耕的推广
  C 国家走向统一            D 封建制度的确立
  点击下载全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0届福建古田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