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段一考试历史试题
合肥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段一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 )
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 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
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
2.2011年8月22日,安徽正式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在今合肥、巢湖分设合肥县和居巢县,同属九江郡。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九江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B.郡县制并非秦朝首创
C.郡守、县令、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D.郡、县长官不得世袭
3."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4.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①②③④ B.② 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下列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人之后,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
A.商业征服 B.宗教皈依 C.财富侵蚀 D.文明同化
7.同属海洋文明,古希腊有法律但倚重民主,古罗马有自由选举但更崇尚法律,之所以产生如此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政治家的执政理念不同 B.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
C.城邦体制与帝国的政治需要不同 D.人文主义的弘扬程度不同
8.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义务》中指出"处于国家领导地位的人应该具有这样的义务感:第一,他们不论做什么,都要符合公民的利益;第二,他们应该维护国家的整体,而不要为维护某一个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的部分。"罗马法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以西塞罗的观点评价古罗马法律,正确的是( )
A.习惯法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有利于维护公民利益
B.《十二铜表法》是统治者自觉维护公民利益的表现
C.由公民发到万民法体现了维护国家整体的精神
D.经过不断发展,罗马法基本实现了国民平等
9.马克思、思格斯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由此可得出 ( )
A.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源泉 B.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C.自古至今西方国家一直崇尚民主 D.罗马帝国曾扩展到英国版图
请下载附件: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段一考试历史试题》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