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10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2)
二、紧扣图表,培养应用能力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历年的高考文科综合测试中运用了大量的地图和图表。2005年有8幅,其中地理学科的综合用图(6幅)。试题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三科知识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间综合题的切入口。因为将新颖的图表材料设计成题,一方面可以引用地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避免试题雷同和猜题押宝;另一方面有利于考查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
在地理应考中特别强调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在复习时应注意运用图导法建立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结构,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选择题进行迁移突破,化难为易;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事物、规律和原理并能准确表述。平时复习中,首先要认真地读好书及配套图册中的每幅图表,弄清图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绘制方法,图表所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特征是什么,以及此类图表还可以表现哪些其他的地理要素以及此类图表的一些变式。
我们在复习中可以从怎样绘制等值线着手,搞清图形的来龙去脉,分清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掌握图形所要表征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再联系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解题。如最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我们必须在图廊范围内,分清该图的比例尺,明确图中范围的大小,由等高线的稀密、弯曲方向确定坡度的陡缓、坡面的类型,再根据图中其他信息进行分析解题。我们只有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等题型训练,才能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处变不惊。(如2005年文综试题36题考查学生对图的理解及表述,学生不易得高分)
三、关注热点,拓宽学生视野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永远是地理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张亚南/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譬如2005年第39题考查印度尼西亚的海啸,选择题前两组7个小题则系以能源和热点地区立意。所谓热点问题,即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自然、环保等问题。我们要把握热点就要增加阅读量,平时注意阅读如《半月谈内部版》、《人民日报》等报刊,收看《新闻联播》,同时随时查阅地图,搞清事件发生地点。在读、听、看中思考,在思考中读、听、看,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水土流失、沙漠化、台风(飓风)、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与水污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生态农业、台湾、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百万移民、城市化、北京奥运和地区冲突等等。这些是世界和我国正在或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我们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复习中应把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当作专题式“问题化”处理,弄清这些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结合,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凡与热点有关的问题,即使本来不是学科的重点知识也要掌握。
四、强化训练,抓好单元过关
考前必要的综合训练是为了通过数量有限的特殊训练,提高知识技能、答题技巧和综合能力。我们完全可以做得主动些,在第一轮复习中加强单元练习、阶段练习及适当的综合练习——抓好单元过关。练习内容应该具有鲜明的选择性,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学习内容选择那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综合能力方面的内容,选择那些易错而又确属重点的知识考点、学科交叉点和渗透点。地理学科的训练尤其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要学会把地理科学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达到地理知识的巩固积累,完成知识的“积少成多,厚积薄发”。注重平时的单元与阶段性测试,地理学科的练习量远没有其他的数、理、化、外等学科大,也没有必要进行所谓的大运动量、高难度的训练,故平时练习应慎重选择,但在练习了一定的习题量后,要对过去的错题进行过关,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学生在做练习时切忌仅仅满足于知识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融汇贯通。学生只有在头脑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后,才能对问题分析得深入透彻,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