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1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1
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双星"是全国的知名品牌,曾荣获"全国驰名商标"和" 中国名牌"的美誉。双星集团总裁汪海说:" 越是名牌,越要重视质量,制造时尚产品,引导时尚潮流。"双星集团之所以重视商品质量是因为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D.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双星集团之所以看重"时尚",是因为
A.价格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 B.时尚可以影响供求进而影响价格
C.消费心理决定商品的价格 D.新型商品一定吸引消费者
3.某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吸收民营资本投入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这些环保设施的运行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合理确定污水、垃圾处理价格,由排污者来承担相关处理费用,企业在盈利的基础上又能不断加大投入,扩大处理能力,形成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从这一材料可以看出,市场化运作的基本要求是
A.价格与价值保持一致 B.企业始终处于盈利的状态
C.市场主体加大资本投入 D.自觉遵循价值规律
我国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由于缺少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专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专利就是有形的物质产品 B.专利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
C.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利也可成为商品 D.专利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成果
5.凭借专利获得收入属于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资本分配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都要面对优胜劣汰的选择。回答6-8题。
6.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个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结果是
A.降低该企业产品的价格 B.提高该企业产品的质量
C.增加该企业产品的产量 D.扩大该企业产品的需求
7.海尔集团是我国著名的企业,在经过21年发展之后,2006年,海尔把"全球化品牌"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力图创出世界级的全球化海尔品牌。下面各项中,对品牌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任何品牌都是高新技术的产物 ②品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
③品牌是企业信誉的载体 ④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海尔集团实施全球化品牌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发展策略就是在世界各地实现海尔产品本土化生产。到2005年,海尔已在全球建设了15个工业园,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导产品的产能达到或接近世界第一的规模。这种本土化生产一方面提高海尔的知名度,赢得得更多的生产订单;另一方面,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这表明,企业实施上述发展战略
①可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②有利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
③体现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④旨在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降低资源消耗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回答9-10题。
9.下表为我国2001年-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与能源消费增速的对比: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A) 能源消费增速(B)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B:A)
8.7% 10.9% 1.3
材料说明
①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②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呈现上升趋势 ③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④我国必须以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传统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必须在立足国内的同时,扩大与世界能源国的合作。这是因为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外因总是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C.内因的作用必须以外因的存在为前提
D.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11.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
A.12500股 B.10000股 C.8000股 D.7500股
12.银行为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使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整体,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集中表现为
A.转帐结算 B.发放贷款 C.交换媒介 D.信用中介
13.2005年10月12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是一条生态环保型铁路,全线用于环保的专项经费达到12亿元。这12亿元资金
①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②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③代表着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 ④会形成货币购买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下列对个人所得税认识正确的是
A.每个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
B.每个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在纳税范围内
C.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D.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15.最近,河南省质监局对省内的电信公司进行了收费检查,共抽检了1539张计费话单,其中应收金额为741.85元,但是运营商实收金额为753.86元,多收费比率达到1.62%。 河南全省一年的电信业务收入约为300亿元,按照多收费比率1.62%来推算,估计全省几大电信运营商当年至少多收费1亿元。这给我们的经济学启示是
A.电信公司和顾客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B.河南省的电信公司的行为属于交易欺诈
C.河南省的电信公司的行为增加了电信企业的交易成本
D.行业垄断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应打破垄断,引入公平竞争机制
继降低甚至取消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税后,我国决定自2006年11月1日起,对部分进出口商品暂定关税税率进行调整。此次调整对58项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生产制造节能产品所需的关键设备或零部件的税率下调;同时对110项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等出口商品以暂定税率形式加征出口关税。据此回答16-17题。
16.上述税收政策的调整
①表明我国开始转变以 "出口换汇"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②表明我国更多地使用行政手段来加强调控经济
③有利于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④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下列关于关税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关税的征税对象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
B.征收关税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C.征收关税就是为了保护民族工业
D.征收关税有利于调节进出口贸易
18.2006年春节,北京实行了12年的烟花爆竹"禁放"改为"限放"。在"禁改限"之前,北京市人大向市民发放调查问卷6万份;召开座谈会218次,召开了立法听证会。将"禁放"烟花爆竹改为"限放",既尊重了传统文化和习俗,又保证群众生活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从唯物论的角度看,"禁改限"的做法体现了
A.新事物必定能战胜旧事物的规律
B.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D.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19.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矛盾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D.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
20.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说,世界上的竞争,从古到今,无非是三种资源的竞争:一是体力竞争,二是财力竞争,三是脑力竞争。历史条件不同,三种力的地位也不同:野蛮社会,体力可以统御财力和智力;资本社会,财力可以雇佣体力和智力;信息社会,智力可以整合财力和体力。"三力法则"主要是强调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21.对下岗和再就业,有的人怨天尤人,坐等观望;有的人奋发图强,自己掌握命运,成为"再就业明星"。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征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只有抓住时机才能促进飞跃
22.苍蝇通常被公认为是传播细菌和病毒的害虫,但有昆虫专家认为,苍蝇可以传播花粉,也可以称得上是"美的使者"。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互相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互相依存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D.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两点
23.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24.事物的发展进程是由 决定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决定的。
A.矛盾的客观性 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
C.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D.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主要方面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错选、多选,该题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得1分。
25.2005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作为2006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工作之一。如果社会产能过剩,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降低企业利润 B.影响金融安全
C.导致通货紧缩 D.增加劳动就业
26.2006年11月4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了"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二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温家宝说,2005年中非贸易额达到397亿美元,比2000年翻了近两番。温家宝建议中非双方应不断优化贸易结构,进一步挖掘潜力,力争到2010年使中非贸易达到1000亿美元。发展对外贸易的经济意义有
A.互通有无,调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B.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C.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增强本国经济实力
D.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27.假如你家中有10万元钱,家里人正在商量到底是买车还是买股票,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你会积极建议买车不是买股票
A.政府增收汽车养路费,股票发行企业效率趋于提高
B.政府减收汽车养路费,股票发行企业的股价下降
C.汽油价格下降,市场预期银行利率上升
D.汽油价格攀升,市场预期银行利率下降
28.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的人民币。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
A.外汇汇率升高 B.外汇汇率跌落
C.人民币升值 D.人民币贬值
2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纪人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B.是联结生产和市场的重要桥梁
C.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D.有利于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30.2007年我国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下面属于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有
A.优化信贷结构 B.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C.征收个人所得税 D.继续发行建设债券
31."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必须把握好货币量的调节力度。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针对苗头性问题,适时适度进行调控"。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32.右边漫画"硬套"的哲学寓意是
A.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共性与个性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做事情要重视经验的指导作用
D.做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题前请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34 35 36 37 38 39 总分 合分人 复核人
得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政策工具,财政应该发挥经济发展助推器和社会利益关系调节器的作用,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广大群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运用有关经济常识回答:财政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有什么作用?
35.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社会蓝皮书"把"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称作新的民生三大问题。去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运用有关经济常识,回答我国政府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依据和意义。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拥护的事物是新事物。
37.创意产业,是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许多国家和城市把创意产业作为其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重要动力。(注:创意产业包括广告、设计、电影、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视广播等行业。)
辨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意越好经济效益越高。
五、论述题:本题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说明。
38.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5年11月20日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布什时指出,回顾中美关系发展历程,可以有三点启示:第一,中美关系有着广泛的世界意义。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关系已超越了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整个世界。第二,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进。回顾三十多年来中美关系历经波折,总的看是前进的,目前态势是好的。中美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虽然也有分歧,但利益大于分歧,应该寻求共同利益、扩大合作领域。最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必须立足战略和长远,增进共识,妥善处理分歧,减少麻烦,不搞对抗,关键在领导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妥善处理分歧,那就必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温家宝总理关于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启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哲理?是怎样体现的?
六、综合探究题:本题19分。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说明。
39.最近,某校高一(1)班几位同学结合《经济生活》的学习,围绕江苏居民消费展开了专题调查,掌握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2000年-2005年江苏城乡居民收入
材料三:
江苏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年份 最终消费
占GDP比重(%) 居民消费占
最终消费比重(%) 居民消费对
经济增长贡献率(%)
2001 45.2 74.1 39.4
2002 45.2 72.4 26.2
2003 44.0 71.3 23.8
2004 44.4 68.7 26.4
2005 41.3 70.8 23.2
注:2005年全国最终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为52.1%。江苏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现在请你结合上述统计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1)2001至2005期间,江苏城镇居民总体消费水平有何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
(2)小方同学认为,"制约江苏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是消费不足",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3)从辩证法角度看,小方在思想方法中存在什么误区?请简要说明。
高三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D A A C D B C A C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l 22 23 24
D C D C D B B D C D C C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ABC ABCD BC AD BCD B ABC AD AC
三、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支出有相当大部分是经济建设支出,特别是财政对能源、原材料、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分)
(2)国家财政可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会分配进行调节,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国家财政通过对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的支持,维护社会公平。(4分)
注: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5.(1)依据:
①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持商品房价格与价值相符是价值规律的要求。(2分)②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2分)③当前房价上涨过快,不仅使"住房贵"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而且也影响了房地产市场自身的健康发展。(1分)
(2)经济意义:
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有利于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扼制通货膨胀;有利于化解金融风险;也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分)
注: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1)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2 分)。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2分)
(2)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终究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这个意义上说,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2 分)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完善要有一个过程,人民群众的理解、接受到拥护也有一个过程,因此新事物最初不一定被多数人所接受。(3 分)
(4)该观点的说法不能正确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不科学的。(1 分)
37.(1)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2分)
(2)经济效益与适合市场需求的生产总值成正比。创意适应市场需要,则有利于商品价值的实现,提高经济效益。反之,如果创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则不利于商品价值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提高。(4分)
(3)经济效益与于生产成本成反比。只有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好的创意才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3分)
(4)题中观点夸大了创意的作用,是不科学的。(1分)
五、论述题:本题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说明。
38.(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健康发展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利益,而且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美关系历经波折,总的看是前进的,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
(3)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必须坚持一分为二。中美有共同利益,也有分歧,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
(4)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有条件的。维护中美关系要增进共识,妥善处理分歧,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
(5)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必须立足战略和长远,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
(6)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不搞对抗,关键在领导层,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
注: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六、综合探究题:本题19分。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说明。
39.(1)总体消费水平提高。(1分)
依据: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4分)
(2)不同意。(1分)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的动力;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小方的观点中看到了消费对生产的巨大反作用,有合理的因素。(4分)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生产的发展。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江苏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逐步下降,2005年江苏最终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10.8个百分点,但江苏的经济总量却居全国前列,这些事实也说明,促进江苏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并不是消费。(4分)
(3)误区:混淆了主、次矛盾。(2分)
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因此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多种,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小方恰恰忽视了这一点,错把消费看成是制约江苏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把次要矛盾当成了主要矛盾。(3分)
注: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