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15 09:44:08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1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1
  形式:开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24题,每小题2分,总分48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表现在:                     (    )
  A.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是对具体科学的总结与概括
  C.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D.对物质概念作出了科学回答
  2、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这种创造活动的基础是:(    )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 承认社会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条件    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3、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此处"物质"的根本特性是:(    )
  A.客观存在性   B.客观实在性   C.运动   D.永恒性
  4、我国有句古话:"画饼不能充饥"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
  ①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② 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
  ③ 精神的东西不重要的                      ④ 意识对物质不具有反作用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5.据说,秦少游听到"啪"一声响,只见一粒石子飞入湖中,顿时波光粼粼,玉盘似的月影凌乱于水中。于是说道:"投石冲开水底天。"这个故事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我国古代发达的农学思想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了产生重要影响,如《吕氏春秋》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据此回答6-7题:
  6.这段材料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事物的联系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C、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7."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的意思告诉人们(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的过程   D、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有合理内容
  8、甲认为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乙认为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党的基本路线出发,以下各答案中正确的是:                  (    )
  A.都正确                  B.都错误   
  C.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是正确的
  D.甲的观点正确,乙的观点错误
  9、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这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指:(    )
  ①人们的主观认识应当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②人们的观念必须与变化发展的实际相符合                     
  ③人们的决策必须和当时实际相符合
  ④人们的主观意识必须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智子疑邻》篇载: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对这件事的看法正确的是    (    )
  ①   富人之子和邻人之父想问题是从实际出发的
  ②    "大亡其财"的结果证明了主观主义有百害而无一利
  ③    富人凭个人好恶而智子疑邻,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④    富人的做法是唯心主义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1. 福建泉港石化基地的建成将会带动当地及有关地区的汽车、建材、服装、鞋业、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并解决一批人的就业问题,会产生近百亿元的扩张效果。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    )
  A.实事求是的观点                              B.变化发展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规律客观性的观点
  12. 有人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经济像一个巨人,"三农"却成了巨人的"短腿",这让巨人再怎么有力量也跑不起来。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不能离开整体而存在
  B、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对整体功能的发挥有决定作用
  C、整体和部分是有区别的               D、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13."瑞雪兆丰年"和"乌鸦叫丧,喜鹊叫喜"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是胡乱的联系   
  B、都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联系观
  C、都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前者坚持了联系的观点,后者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1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如此郁郁葱葱。而今,曾经丰茂的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 "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草低见沙梁"说明了:(    )
  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15.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新事物的是:(    )
  ①水在零度以下结成冰 ②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③比较完备、成熟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⑤采用计算机测算人的职务升迁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江苏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地面沉降区之一。目前,由于在苏锡常地区采取限期禁采地下水的措施,区内部分地区地面沉降已经得到缓解,其中常州地区地面沉降速率平均减缓1~7毫米。据此回答16~18题:
  16.由于人们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部分地区发生地面沉降。这说明(    )
  A、事物总是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中    B、规律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人们的活动对自然界的发展有消极影响
  17.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的发生体现的哲理是(    )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决定的         B、原因和结果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D事物是瞬息万变的
  18.面对地面沉降,江苏省苏锡常地区采取限期禁采地下水的措施,使地面沉降得到缓解。这说明   (    )
  A、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出来的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C、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D、人们能够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19."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
  A.鼓励人们看问题从整体着眼    B.要求人们不去重复别人做过的事
  C.鼓励人们要具有创新精神      D.鼓励人们提高活动的预见性和自觉性
  2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辨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表现在(   )
  ①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实事求是
  ②思想越解放,越能做到实事求是
  ③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④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1.规律与规则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二者之间没多大区别,只是一字之差
  B.二者之间有区别,只是一字之差
  C.二者性质不同,但表现形式相同
  D.规则的制订只有依据规律才是合理的正确的
  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据此回答22~23题
  22.一分为二的理论根据是:
  A、对立与统一不可分割          B、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
  C、矛盾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D、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
  23.下列成语或俗语符合一分为二观点的是: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③吃一堑,长一智
  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⑤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⑥            D.①②③④
  24.《清山道语》中有则故事:有一个丑人叫画家给他画像,他嫌画家画得不好,改了多次,依然不满意。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善于包装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B.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C.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D.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规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B B D A B B B C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B C A C D C C D C C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材料一: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精神已化作激励我国人民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巨大精神力量;继承、发扬红军的传统,已成为我国人民自觉的追求。
  材料二:红军的长征已经结束,但我们当代人的长征却只是刚刚开始,我们应该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不断开拓进取,去夺取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1)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为什么长征精神成为我国人民自觉的追求?(6分)
  答: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4分)
  ②长征精神反映了红军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发扬长征精神,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分)
  (2)材料二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观点?简述其内容。(6分)
  答:(6分)体现了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树立发展观点。
  首先:应该把事物如实地看作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其次:要弄清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第三: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6.某乡政府根据县有关部门的意见,要将各村的部分耕地和果园挖成养殖水产的鱼塘,以增加水产养殖,但大多数农民反对这样做.他们认为,该乡离市区近,蔬菜、柑橘销路好,又有种植蔬菜和柑橘的经验。乡政府通过进一步论证后,决定根据该乡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农民培育蔬菜的技术指导,并指导农民对橘园进行"三蔬一改",从而使农民种菜种橘经济效益可观。
  (1)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论的什么道理?(6分)
  答:(1)上述材料包含了物质与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2分)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2分)
  (2)该乡政府的决定如何体现这一哲理的?(6分)
  答:①他们具体分析了该乡的实际情况,即离市区近,蔬菜柑橘销路好,又有种植经验,对农民加强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3分)
  ②该乡正确决策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种菜植橘取得可观经济效益,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3分)
   26.草原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净化空气、清洁水土,防尘固沙,调节小气候、降低噪音等多种功能。但目前占我国国土四分之一的草原被大量开垦,加上过度放牧,使草原遭到掠夺式破坏,草地鼠害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西北、华北出现的沙尘暴均与草原退化有关。
      (1) 上述材料中的现象违背了哪些哲理?(6分)
  答:①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人们必须遵守这些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3分)
  ②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分)
  (2) 材料中的做法是如何违背这些哲理的?(6分)
  答:①生态环境恶化,西北、华北出现的沙尘暴,就是人们追求眼前利益,违背规律所带来的后果。 (3分)
   ②草原所具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以及草原被破坏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都说明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人们无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大量开垦土地,过度放牧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3分)
  27.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发泡剂会破坏大气臭氧层,高温下使用易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回收和处理难度很大。一只发泡餐具成本仅为7分钱,而治理其所造成的污染却要花7角钱。但一些企业只讲自己的经济利益,依然大量生产。为此,国家经贸委两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停止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1)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体现了什么哲理?(4分)
  答: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和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说明了事物的普遍联系。(4分)
  (2) 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某些企业大量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危害性。(6分)
  答:①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3分)②一些企业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无视整体利益,违背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给部分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却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3分)
  (3) 用因果联系的观点分析国家经贸委的行为的正确性。(6分)
  答:①一切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把握因果联系,可以提高人们实践的自觉性和预见性。(3分)②根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特点,不难预见其生产和使用的严重后果。国家经贸委据此两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停止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和使用,有利于遏制它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因此是正确的决策。(3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