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15 10:32:57

高一语文《劝学》复习5

  《劝学》"而"字用法归纳
  "而"是文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文言虚词,而在《劝学》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频率竟达到16次,将《劝学》一文中"而"的用法加以分析归纳,可以发现这16个"而"都是连词,用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了多种关系。下面就对《劝学》一文中连词"而"所表示的关系略加归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等。如: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蟹六跪而二螯……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五)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如: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作为连词,"而"除了可以表示以上六种关系之外,还可以表示假设关系,用于主谓之间,译为"如果"、"假如"等。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另外,在文言中,"而"一般除了作连词外,还可以作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如"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或与"已"一起组成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点击下载全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语文《劝学》复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