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联考1
高一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联考1
政 治 试 题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回答1--3题
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
①中国东北的原始森林; ②自产自用的蔬菜; ③商店里卖的衣服;④赠送同学的生日
礼物;⑤中国向受灾国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
A.①② B.③④⑤ C.③⑥ D.②③⑥
2.腐烂变质的食品是否有价值,正确的观点是( )
A.没有价值,因为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能为他人所用,不能用于交换
B.有价值,因为腐烂变质的食品凝结了人的劳动
C.没有价值,因为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凝结人的劳动
D.有价值、只不过这种商品的价值无法得到实现
3.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价值量 ,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
A.越大 越大B.越小 越大
C.越小 不变D.越大 不变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回答4--5题。
4.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A.某公司向工人发放工资 B.某商场一台彩电标价2400元
C.顾客在超市有10元钱买了2斤鱼 D.王某从银行提取存款2000元
5.自从货币生产之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
膨胀的是 ( )
A.铸币 B.商品货币 C.纸币 D.金银条块
信用工具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回答6--7题。
6.刷卡消费之所以能够迅速普及,这是因为信用卡( )
①是一般等价物②可以增强消费安全
③可以节省交易费用④能够方便购物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为改善办学条件,某校在本市某金属制造厂购买300套桌椅,价值7万元,最方便可靠
的结算方式是 ( )
A.使用信用卡 B.现金支票 C.转帐支票 D.现金去付
8.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
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 )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这给旅游行业带来一系列影响。回答9--10题。
9.青藏铁路的开通对飞机进藏游带来了冲击,人们去西藏多了一种交通工具,火车进藏抢
走了一部分飞机旅游团的客源,各旅行社纷纷调低飞机全程游西藏的报价。这是因为火
车和汽车 ( )
A.是互补商品 B.功能趋同 C.是互为替代品 D.是高档消费
10.各旅行社纷纷调低飞机全程游西藏的报价说明( )
A.价值决定价格B.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
C.供求影响价格D.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回答11-14题。
11.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 )
①商品的质量与性能 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商品的售后服务
④家庭可支配收入 ⑤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⑤
12.在人们的消费中,消费者拥有某种商品一定时期的使用权,但不拥有该商品的所有权,具有这种特点的消费是 ( )
A.租赁消费 B.劳务消费 C.代款消费 D.发展消费
13."3000双一次性筷子等于一棵20年的大树",这句公益广告倡导我们要坚持 (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4.近年来我国"假日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旅游等行业的火爆,有利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这说明 ( )
A.生产决定消费B.生产与消费相互决定
C.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D.消费决定生产
15.我国是手机生产大国,可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企业并不多。一些企业只顾贴牌,不顾创新,在别人知识产权包围下的危机已显现。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
B.要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C.要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D.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回答16--17题。
16.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因是 ( )
A.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社会化大生产是我国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D.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需要
17.发展公有制经济,应让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发展股份制经济 ( )
①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②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③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主体作用;④有助于提高生产和资本的动作效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回答18-19题。
18.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制的优点是( )
A.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B.有限与合股,并以股票形式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C.资本划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
D.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科学管理结构和有限责任制度
19.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召回已经售出的有缺陷的产品,加强售后服务,提高企业信誉。这是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企业信誉是企业的一种( )
A.无形资产 B.有形资产 C.投资回报 D.价值符号
20.兼并与破产是市场竞争的必然。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的方针,有利于 ( )
①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④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和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回答21-22题。
21.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就业有利于( )
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
③社会再生产顺利地运转 ④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社会价值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择业观念对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工作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的观点,不符合( )
A.自主择来观 B.竞争就业观 C.职业平等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23.安全生产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一些煤矿让工人在危险环境中生产,严重损害劳动者的 ( )
A.休息休假权B.安全卫生保护权
C.平等就业和择业权 D.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投资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回答24-27题。
24.居民储蓄的直接目的是 ( )
A.为了更好的消费 B.为了获得利息 C.为了支援国家建设D.为国家筹集资金
25.股票价格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股票价格高低的因素有 ( )
①公司经营状况 ②供求关系 ③银行存款利率 ④大众心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6.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股票和债卷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 )
A.股票是有价证券,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
B.购买者与公司的实际关系不同
C.股票可以买卖,债券只能到期还本付息
D.股票收益总是大于债券收益
27."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 )
A.流动性 B.灵活性 C.风险性 D.稳定性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到广大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回答28--29题。
28.按劳分配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这种分配方式的经济形式是 ( )
A.混合所有制经济B.公有制经济
C.私营经济D.外资经济
29.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属于 ( )
A.按劳分配B.按劳动成果分配
C.按管理要素分配D.按劳动要素分配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是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重大问题,回答30--31题。
30.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其统一性体现在 (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②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基础
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④高效率一定会带来社会公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1.兼顾公平与效率,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做到 ( )
A.使个人收入与经济活动的贡献相联系
B.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
D.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是根本,聚财要有度,英才用财讲效益。回答32--33题。
32.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要保证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首先必须 ( )
A.通过改革,适时适度调整分配政策,完善分配制度
B.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开源节流
C.增加税收收入,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D.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33.财政支出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障。在我国居于财政支出首位的是 ( )
A.经济建设支出B.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C.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D.社会保障和债务支出
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回答34-35题。
34.纳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体现税收的( )特征。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法制性
35.2006年1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扣除标准由800元上调到1600元。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这一调整有利于( )
①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 ②抑制收入差距拉大,促进社会公平
③保护了中低收入者的利益 ④促进生产的专业化,体现公平竞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问答题(共30分)
36.2006年我国公共财政重点突出: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投入,让百姓安居乐业;增加财政科技投入,促进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上述材料怎样体现财政的作用的?(7分)
37.受我国空调市场巨大的消费空间和相对高价格的刺激,许多企业竞相进入空调市场,致使行业生产规模迅猛发展,价格急剧下降。有的企业盲目跟风,不仅没有核心技术,而且管理混乱,濒临破产。而海尔、格力、美的等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价格竞争,加强管理,创新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研制静音空调、环保空调等新产品,逐步取得竞争优势,利税不断增加。
联系材料分析说明:(1)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生产的?(8分)
(2)企业应如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6分)
38.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0%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的70%也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就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国家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9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C D C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C D C A D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B B D B C B D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A A B
二、问答题(共30分)
36.(1)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表明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2分)
(2)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投入,让百姓安居乐业。表明财政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分)
(3)增加医疗、教育、科技投入,说明国家财政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2分)
37.(1)①价格变动调节生产,相对高的价格吸引许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而价格下降又导致部分企业濒临破产。(3分)
②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面对激烈的价格竞争,海尔等空调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加强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处于优势。(3分)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海尔等企业凭先进技术,生产静音环保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满足了市场需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分)
(2)①企业应找准战略定位,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2分)
②企业应尊重价值规律,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商品。(2分)
③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提高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2分)
38.(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决定的。(3分)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
(3)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繁荣城乡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3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