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史测试卷2
高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史测试卷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古代"天下为家"局面的形成,从本质上反映了()
A、家庭观念的确立 B、社会组织的进步
C、社会形态的转变 D、定居生活的开始
2、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大宗、小宗制
C、礼乐制度 D、 世卿世禄制
3、唐朝中央机构的三省运转机制包括()
A、 布政司、都指挥司、按擦司
B、 尚书、内史、门下
C、 中书、门下、尚书
D、 丞相、御史大夫、太蔚
4、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峰的象征是()
A、设参知政事 B、实行行省制度
C、废除丞相 D、 设军机处
5、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亡国的主要原因
② 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③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④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基本解决是在()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7、伯利克里改革时,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戏剧的繁荣
B、 曾加政府的收入
C、 鼓励公民观赏戏剧,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
D、 鼓励公民享受生活
8、希腊民主制衰落的原因有()
① 本身存在明显缺陷
② 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乱
③马其顿的征服
④罗马民主制的影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是()
A、 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B、 期对外扩张的结果
C、共和国建立的结果
D、法学家积极立法的结果
10、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罗马没有法律
B、罗马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11、罗马境内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了实际意义的直接原因是()
A、意大利半岛的统一
B、罗马帝国的建立
C、巩固统治的需要
D、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权
12、以下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共同原因的表述,准确的是()
A、启蒙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B、 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腐朽的结果
C、民迫使民族愿望增强
D、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3、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彻底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B、它有利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C、资产阶级完成了夺取政权的目的
D、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14、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又称帝国,这一名称变化中没有实质变化的内容是()
A、阶级基础 B、国家政体
C、政府内外政策 D 、与人民的关系
15、英国首相的职权是()
①政府与内阁的最高首脑
②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
③拥有内阁会议的任免权
④拥有内阁会议主持权
⑤拥有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6、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17、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州权平等"原则的条款是()
A、各州议会均选出两名参议员
B、各州在不违反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C、黑人奴隶按3/5折算纳税人口
D、联邦法院行使最高审判权
18、"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德意志帝国 D、意大利王国
19、下列法律文献,按颁布的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德意志帝国宪法》
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的联邦宪》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20、下列人员,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
①英国下议院议院 ②美国众议院议院
③英国内阁成员 ④德国联邦议会议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材料解析题(包括21、22两题,共24分,其中21题14分,22题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兵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 二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材料一说明,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诸侯有何意义?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4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6分)
(4)该制度在周初巩固了统治,到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统治,导致这种情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谓公民法,是关于罗马城邦内部及其公民的法律,包括部分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和一些新制定的法律在内,它可以细分为人法、物法和诉讼法三个部分,主要用以调整拥有公民权的罗马公民(市民、自由民)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所谓万民法,是通过长期上午外事裁判司法实践中创制的、以"案例"为主的法律,主要调整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财产关系。由于它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籍人,与适用范围相对狭窄的罗马法相区别,因而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说说万民法与公民法在适用范围上的不同?(4
(2)分析促成万民法产生和发展的原因?(6分)
三、问答题(共16分)
23、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中国秦朝和当代英国国家元首的地位和权力?(4分)
(2)与上述两国相比,19世纪末德国国家元首有何特点?(8分)
(3)指出造成上述三国国家元首地位和权力不同的主要原因?(4分)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答题卷(历史)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单选题(40分)
二、材料解析题(24分)
21、(14分)
(1)、
(2)、
(3)、
(4)、
22、(10分)
(1)、
(2)、
23、问答题:(16分)
(1)、
(2)、
(3)、
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答 案
一、 选择题:
CACDD CCCAA DDCAA CACBA
二、 材料解析题
21 、(1) 分封制;巩固西周奴隶制政权。
(2)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保卫封底;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诸侯服从天子。
(3)王室衰微,诸侯不尊重天子。分封制崩溃。造成春秋诸侯争霸,国家分裂。
(4)生产力的发展。
22、 (1)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
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及外邦自由民。
(2)伴随着罗马的扩张,罗马的外来人口急剧增加,再加上海外行省的设立,国际交往的扩大,原来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的变化。伴随着罗马的扩张,奴隶制在罗马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更加有效的保护奴隶主的私人利益,也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
三、问答题:
(1)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自称"始皇帝"。他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依照英国的宪政传统,虽然今天的英王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位元首",但依然是世袭的国家元首,立法机关的一部分,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英国国教的世俗领袖和英联邦元首。
(2)《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统一后的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作为国家元首,皇帝拥有宣战、媾和、召集和解散联邦和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帅全国的武装力量;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他由"皇帝任命",而不由议会选举。
(3)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水平不同,国情不同是主要原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