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21 16:02:30

高一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3

  高一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3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 下列条款中属于中英《南京条约》内容的是()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B允许在通商口岸租赁房屋和永久居住
  C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D允许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2、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A英、美      B英、俄   C英、德   D英、法
  3、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的历史事件是()
  A天京变乱    B安庆失守   C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
  4、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主要在于()
  A使太平天国初具立国规模               B使太平天国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C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D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达到最高峰
  5、《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所起的直接作用是()
  A批评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B介绍西方先进技术
  C引导人们去了解外部世界                D启迪人们去探索民主革命道路
  6、"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核心是()
  A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B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C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D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7、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   )
  A辛酉政变                           B总理衙门的建立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借师助剿
  8、下列洋务企业当中属于李鸿章创办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
  C天津机器制造局、江南制造总局
  D开平煤矿、安庆内军械所、轮船招商局
  9、下列历史人物中不属于洋务派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左宝贵
  10、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创建新式海军   ②创办军事工业③创办民用工业   ④创办新式学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地区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
  B西方列强入侵最早,自然经济分化解体较快
  C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D沿海地区的官僚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早
  12、中国无产阶级先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其决定因素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B无产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13、"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指的是()
  A英法俄   B俄法美   C英德法    D俄法德
  14、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 ()
  A《中外纪闻》创办               B强学会的成立
  C《定国是诏》的颁布             D保国会的成立
  15、对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分析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②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已经有了科学认识
  ③"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④"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简答题(第一题8分,第二题12分,共20分)
  1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俄国侵占了中国哪些领土?(要求答出割让领土的范围和面积)
  17、《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继《南京条约》以来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A2、D   3、A   4、C   5、C   6、D   7、B   8、B   9、D    10、D
  11、B   12、A   13、D    14、C    15、D
  一、 简答题答案:
  1、《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2、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严重的掠夺。它迫使台湾和祖国隔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兴办工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