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学网 发表于 2016-7-22 19:31:08

【高中语文知识点】病句类型语意不明举例解析

  六、语意不明
  语意不明有两种类型:
  “费解”,“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
  “歧义”,“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
  1、费解
  ① 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②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从字面上看,好象59岁以下和100 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作者的意思大概是 “60岁以上的”。)
  2、歧义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①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 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②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 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各解释都可能。
  ①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 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
  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②制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 一种权威著作”。)
  ③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 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①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②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 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 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

gkfour 发表于 2016-7-22 19:41:09

七、不合逻辑
  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 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素、主客倒置。
  1、自相矛盾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突然”和“渐渐”矛盾。)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③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④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
  2、范围不清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素
  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语文知识点】病句类型语意不明举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