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表示认定句式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西安
重庆
成都
长沙
长春
哈尔
杭州
合肥
苏州
太原
天津
徐州
厦门
郑州
宁波
青岛
南京
兰州
昆明
济南
深圳
沈阳
鞍山
大连
福州
佛山
贵阳
黄石
荆州
吉林
内蒙
洛阳
宜昌
湘潭
襄樊
新疆
无锡
唐山
镇江
河北
南通
株洲
南宁
南昌
新东方网高考频道整理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本系列文章为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内容有文言文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整理。
更多高考各科复习资料在:http://gaokao.xdf.cn/list_1019_1.html。
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1.是故,是以,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译为“因此,所以”。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以,有两个意义,译为“用来……的方法”或“……原因”、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4、“且……且……”,相当于“一面……一面……”或者“又……又……”。例: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史记 淮阴侯列传》)
5、“而已”“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例: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国焉耳。(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6、“以……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例: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例如: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7、“因遂”,相当于“于是”。例如: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告也。”因遂自刎而死。(《史记 刺客列传》)
8、“于是”,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从这时起”“在这种情况下”;二是相当于现在汉语“于是”。
9、“之类”“之属”“之伦”“之徒”,相当于“这一类的……”。
10、有……者,译为“有个……的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11、唯(惟)……之(是)……
表示宾语前置得固定结构。含强调意义。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围得副词,可译为“只”;“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得结构助词。可译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 例:唯余马首是瞻。(《左传 襄公十四年》)
[招飞]
各省空军招飞初选复选动态
[艺考]
艺考统考信息及专业辅导
[自招]
全国高校自主招生简章
[体育]
高水平运动员及体育特招
[志愿]
新东方高考数据库:院校+专业
[试题]
全国名校期中试卷下载
[辅导]
中国近现代史所有考点
[辅导]
40篇短文串联3500高考单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