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学网 发表于 2016-7-22 19:49:53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二十一套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应酬(yīng) 挫折(cuò) 闭门造车(chē) B.铙钹(bó)遂愿(suì) 弹冠相庆(guān)
          C.佝偻(jū)湖泊(pō)深思熟虑(shóu) D.症结(zhēng)城垣(huán) 针砭(biǎn)时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贫脊   虚与委蛇   融资   惨淡经营      B.屏弃   肺腹之言   顷斜   胜卷在握
          C.中肯   落霞孤骛   布署   何啻天壤      D.人闱   依马可待   萍踪   纵横捭阖
          3.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古诗中有许多惯用的意象,它们表达的       已经约定俗成,如“杨柳”表惜别怀远,“归雁”表游子思乡……
          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拍摄的“环形山”照片,是那样清晰,消释了多少代人对“皎皎银盘”上阴影的       。
          浮躁风气和商业投机心理       着学术,一些学者偏离正轨,或见利忘义,粗制滥造, 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A.含义疑窦侵蚀    B.蕴含疑虑侵蚀    C.含义疑虑侵袭    D.蕴含疑窦侵袭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孟子心胸宽阔提倡同众人一起做好事,这种与人为善的观念至今仍具有号召力。
          B.中东、西亚地区的民族问题盘根错节,希图用“简单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是有害的。
          C.有的学科为提早开始复习备考拼命抢进度,校方应立即制止这寅吃卯粮的作法。
          D.腐败分子李真依仗权势摆出人莫予毒的派头抗拒纪检部门的调查,结果罪上加罪。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尽管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但公正的灵魂会时刻提醒你,让你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
          B.土耳其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国家,海湾地区战争频仍迟滞了发展势头,瞻望前景忧心忡忡是很自然的。
          C.“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不仅在政治与科技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对中国“航天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D.《宋诗选注》成功地运用了“多元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促进我国的“比较文学”有推动作用,示范性很强。
          6.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这世界上最具灵性的动物,也离不开水的滋润。         ,让人具有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                  
          巍峨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波涛,而汹涌的波涛却摧不折人类精神鼓起的风帆,      ,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
          水渗入了人的灵魂,合成人血肉之驱
          水在合成人血肉之驱的同时,也渗入了人的灵魂
          在大海的背景下,我听见了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的呐喊
          听吧,在大海的背景下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在呐喊
          A.    B.    C.    D.
          7.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gktwo 发表于 2016-7-22 21:27:27


          班 固 论 司 马 迁 为《史记》 :是 非 颇 谬 于 圣 人 论 大 道 则 先 黄 老 而 后 六 经 序 游 侠 则 退 处 士 而 进 奸 雄 述 货 殖 则 崇 势 利 而 羞 贫 贱 此 其 弊 也 予 按 此 正 是 迁 之微 意。
              答案:
       
                  1.B(A项,应,应读“yìng”。C项,佝,应读“gōu”,熟,应读“shú”。D项,垣,应读“yuán”;砭应读“biān”。)
       
       
                  2.C(A项,贫脊,应为“贫瘠”。B项,肺腹,应为“肺腑”;顷斜,应为“倾斜”;胜卷,应为“胜券”。C项,孤骛,应为“孤鹜”;布署,应为“部署”。D项,依马可待,应为“倚马可待”。)
       
       
                  3.A(蕴含,动词不宜作“表达”的宾语。疑窦:可疑之点。疑虑,含有“顾虑”的意思,在这里不合语境。侵袭,从过程与后果上讲,都弱于“侵蚀”,用在这里不甚达意。)
       
       
                  4.C(“寅吃卯粮”乃因入不敷出而为;本句所言是“急于事功”,欲速则不达。人莫予毒: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5.C(A句,“对事物错误的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说法绝对化;“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词语不搭配,应在“警惕”后面加“坠入”一词,并删去“的误区”三个字。B句,语意跳脱,陈述对象不清晰。D句,“促进”与“推动”不搭配,“比较文学”后面有成分欠缺,“示范性很强”的位置也不妥。)
       
       
                  6.D(两个分句,逻辑顺序颠倒;与“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不能构成合理衔接。)
       
       
                  7. 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译文】班固谈起司马迁写的《史记》,认为他对事物对错的看法与圣人相比有很大不同,论述起大道理总是先提及黄老之学(即道家学说)然后才提及六经之学(即儒家学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二十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