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学网 发表于 2016-7-22 19:50:32

高考文言文段阅读精选(二)

文言文段的阅读,要求理解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括古今词义不同等)、句式及用法、翻译并综合理解。解题时注意联系已学知识,举一反三,落实句意;整体把握句意,领会文章主旨、作者观点。综合分析题,可逐项回到原文相应处,筛选并提取相关信息。
          (一)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家。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耶?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注]广柳车:供运输用的大牛车。
  轺车:轻便的小马车。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气任侠    气:人的精神状态,勇气、怒气等
  B.乃髡钳季布   髡: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
  C.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料想
  D.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    多:有余,认为过分
  2.比较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之a鲁朱家所卖之b   ②季布许之c   ③乃买而置之d田④独以己之e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f不广也⑤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g急也   ⑥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h墓也
  A.a/ef/bcd/gh            B.ae//bc/dh/fg
  C.a/bdg/c/f/eh             D.a/bdg/c/ef/h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序八州而朝同列"的"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B.衣布衣
  C.见汝阴侯滕公            D.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先自刭----情愿在你之前先自杀
  B.髡钳季布----给季布剃去头发,在他脖子上加上枷索
  C.乃买而置之田----就把他买下来放到田庄去耕作
  D.果言如朱家指----果然象朱家指示的那样说了
  5.朱家对滕公谈话的内容,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忌恨壮士,逼得他去帮助敌国,这就是伍子胥鞭楚平王之墓的缘故
  B.臣下为主子效劳,这是他的职责,季布为项羽困迫刘邦,不当追究
  C.正因为季布很贤能,这才引起皇上的忌恨
  D.对季布追捕过急,实际上是逼他去帮助敌国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善于用兵,而又能刚能柔,身受屈辱,隐忍以待。
  B.朱家要救季布有两种办法:一是送他到匈奴或南越,这势必要帮他们侵扰中原;二是请刘邦赦免他,则自己要冒灭族的危险。冒险用第二种办法,说明朱家明大义。
  C.高祖起初悬赏捉拿季布,是因为季布为项籍、项羽叔侄所用,并多次使他困迫。
  D.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好侠仗义,一定是把季布藏起来了,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

gkone 发表于 2016-7-22 20:04:50


          (二)
  则天朝,或辄罗告其主,以求官赏。润州刺史窦孝谌妻庞氏,为其奴告夜醮,敕御史薛季旭推之。季旭言其咒诅,草状以闻,先于玉阶涕泣不自胜,曰:"庞氏事状,臣子所不忍言。"则天纳之,迁季旭给事中。庞弃市,将就刑,庞男希瑊诉冤于侍御史徐有功,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停决以闻。三司对按,季旭益周密其状。秋官及司刑两曹既宣覆而自惧,众迫有功。有功不获申,遂处绞死。则天召见,迎谓之曰:"卿比按,失出何多也?"有功曰:"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愿陛下宏大德,天下幸甚!"则天默然久之,曰:"去矣!"敕减死,放于岭南。月余,复授侍御史。有功俯伏流涕,固不奉制。则天固授之,有功曰:"臣闻鹿走于山林,而命悬于厨者何也?势使然也。陛下以法官用臣,臣以从宽行法,必坐而死矣。"则天既深器重,竟授之,迁司刑少卿。时周兴、来俊臣等罗告天下衣冠,遇族者数千百家。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胜纪,时人方之于定国,中宗朝,追赠越州都督,优赐其家,并授一品官。开元初,窦希瑊外戚荣贵,奏请回己之官,以酬其子。
  [注]醮:祭祀。
  失出:判案错误或罪重罚轻。与失入相对。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御史薛季旭推之               推:审理
  B.秋官及司刑两曹既宣覆而自惧       宣:宣布君王的诏谕
  C.卿比按,失出何多也               比:等到
  D.迁司刑少卿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
  8.对下列"以"字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或辄罗告其主,以求官赏   ②季旭言其咒诅,草状以闻   ③有功览状曰:"正当冤状。"停决以闻   ④陛下以法官用臣   ⑤臣以从宽行法,必坐而死矣⑥奏请回己之官,以酬其子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遇族者数千百家         B.庞弃市,将就刑
  谁得而族灭也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C.季旭言其咒诅,草状以闻       D.有功俯伏流涕,固不奉制
  庞氏事状,臣子所不忍言         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10.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①辄罗告其主      ②必坐而死矣
  A. ①常常编造罪名,告发主人
  ②一定会受此连累而死
  B. ①常常编造罪名,告发主人
  ②这样会坐而待毙的
  C. ①常常到处告发他们的主人
  ②一定会受此连累而死
  D. ①常常到处告发他们的主人
  ②这样会坐而待毙的
  11.选出全部表示徐有功执法公正宽仁的一组
  ①有功览状曰:"正当冤状。"停决以闻②有功不获申   ③有功俯伏流涕,固不奉制④臣闻鹿走于山林,而命悬于厨者何?势使然也   ⑤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胜纪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御史薛季旭在处理庞氏一案时,为了迎合武则天,故意制造冤情,致使庞氏被判死刑。
  B.在即将行刑时,庞氏的儿子窦希瑊向徐有功诉冤,徐有功停止行刑,奏明朝廷。但三司对案时,由于薛季旭把诉状编造得更加周密,秋官和司刑两曹又怕翻案后受连累,徐有功没有申辩的机会,终于铸成错案。
  C.徐有功未能挽救庞氏,并因此受了连累,后来由于他在武则天面前据理力争,武氏也对自己纵容小人罗织罪名,滥杀无辜的做法有所悔恨,徐有功方才免于一死,最后被流放到岭南。
  D.徐有功执法公正宽仁,得到武则天的理解,侍御史一职免而复授。徐有功因深受武则天器重,后又升任司刑少卿,在任期间,徐有功为许多人平反了冤假错案,时人把他比做汉代执法名臣于定国。

gksix 发表于 2016-7-22 20:12:31


          (三)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伯父魏岐州刺史玚,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
  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俎,对之危坐,终日不倦。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饮,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闻而自责曰:"何乃为人所疏,顿至于此!"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千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1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谢:歉意
  B.此乃李将军遗惠也            遗:遗留
  C.值年谷不登                  登:庄稼成熟
  D.每至春秋二社                社:古代祭拜土神的活动
  14.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      ②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
  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          所谓阴德者何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所"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所"字也不同
  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所"字不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所"字相同
  15.下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母曾呕吐,疑为中毒
  B.家富于财,躬处节俭
  C.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
  D.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
  16.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① 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②何乃为人所疏,顿至于此
  A.①李士谦总是赶快奔赴那儿,按照丧事需要供给钱财
  ②为什么竟被人疏远,真是笨到这个程度
  B.①李士谦总是赶快奔赴那儿,按照丧事需要供给钱财
  ②为什么给人家讲道理,竟然这么笨拙
  C.①李士谦就到处求援,然后用来周济他们
  ②为什么竟被人疏远,真是笨到这个程度
  D.①李士谦就到处求援,然后用来周济他们
  ②为什么给人家讲道理,竟然这么笨拙
  17.下列不能表现李士谦"阴德"的一项是
  A.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
  B.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
  C.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
  D.亲宾来萃,辄陈樽俎
  1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事母极孝,李玚称李士谦是李家的颜回。
  B.母亲去世后,李士谦不轻易喝酒,除非亲朋好友到他家作客才喝。
  C.李士谦乐善好施,一次就无偿送给乡民粟数千石。
          D.李士谦造福乡里,不为留名,甚至连他的子女也不让知道。

gkthree 发表于 2016-7-22 20:47:08


          (四)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以敏正称。明元嘉其直而有用,赐名曰笔。后改名弼,言其有辅佐才也。
  太武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赐爵灵寿侯。
  上谷人上书,言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以赐贫者。弼入欲陈奏,遇帝与给事中刘树棋,志不听事。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帝前捽树头,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曰:"朝廷不理,实尔之罪!"帝失容,放棋曰:"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置之!"弼具状以闻。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与百姓。弼曰:"为臣逞志于君前者,非无罪也。"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自劾请罪。帝招之,谓曰:"卿其冠履。吾闻筑社,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然则卿有何罪?自今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人者,虽复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注]徒跣:赤脚。
  蹇蹶:磕磕绊绊。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明元嘉其直而有用      有用:有能力
  B.言苑囿过度            过度:指占地过多
  C.帝失容,放棋          失容:大惊失色
  D.为臣逞志于君前者      逞志:满足心愿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臣逞志于君前者                  B.初为猎郎,以敏正称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太武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
  C.弼入欲陈奏,遇帝与给事中刘树棋    D.乃诣公车,免冠徒跣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手搏其耳②皆可其奏③初为猎郎④为臣逞志于君前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22.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改名弼,言其有辅佐才也----后来改名为弼,说自己有辅佐君王的才能
  B.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古弼在一边坐了很久,没有机会将这件事报告皇帝。
  C.朝廷不理,实尔之罪--朝廷没有治理好,实在是你的罪过。
  D.卿其冠履--您戴好帽子,穿上鞋子。
  23.下列全说明古弼"公直"的一组是
  ①弼入欲陈奏②捽树头,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   ③弼具状以闻    ④免冠徒跣,自劾请罪   ⑤ 虽复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⑤   D. ①⑤
  2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段突出了古弼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品德。
  B.古弼见到上谷人的上书,便急于将这种情况反映给皇帝,但并未取得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C.皇帝与人下棋,正在兴头上,古弼不惜扰皇帝的雅兴,也要将关系到人民利益的事情办好。
          D.古弼奏事不留情面,但太武帝能体会到他的苦心,接受了合理的建议。

gkone 发表于 2016-7-22 21:40:37


          [文言文段(二)答案]
  1.D(多:称赞。另"任侠",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钳",在脖子上加上枷索)2.C(a.动词,到;bdg.代词,代季布;c.代词,代周氏的意见;f.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eh.助词,"的")3.A(使动用法,其他不是)4.D(果然照朱家的意思向高祖进言。如:照;指:意思,意图)5.C("很贤能"错,是因为"数窘汉王")6.C(项籍,字羽)7.C(比:近来)8.A(④⑤为介词,其余为连词)9.C(情形、情况。A族:动词;状语 B就:临近,接受;完成 D固:坚决;险固,作名词)10.A(罗:编造罪名 坐:牵连、连累)11.C 12.C 13.B(遗:赐与)14.B(以:认为;作为。所:处所,名词;特殊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短语,表示人、事、物、地方等)15.C(明年: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16.A   17.D   18.A   19.D(任性表达意愿)20.B(A为:作为,动词;给,替,介词。C与:和,跟介词;给,给予,动词。D乃:就,连词;竟,竟然,副词)21.B(①②"其"用法相同,意义不同;③④"为"动词,做)22.A(言其:(意思)是说他)23.A24.B("并未"错)
  附翻译:
  (一)
  季布,是楚国人。坚守信用,急人危难,在楚国很有名。项羽让他带兵,好几次逼得汉王很为难。等到项羽被消灭,高祖就悬赏千金,购捕季布,有人敢藏他让他居住,罪行要牵连到三族。季布藏在濮阳周氏那里。周氏说:"汉朝官府购捕先生您非常紧急,追迹将要到我家了,将军您能听我的,我敢献出计策;如果不能,我愿先自杀。"季布答应了。就给季布剃去头发,用铁箍束颈,扮成囚犯,穿上粗麻衣,藏在大牛车里,并和他的家僮几十人卖到鲁朱家那里。
  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就把他买下来,让他到田间劳动,告戒他儿子说:"田里的事要听从这奴隶,吃饭一定要跟他在一起。"朱家就乘着一辆轻便车到洛阳,拜见了汝阴侯滕公。滕公挽留朱家宴饮了几天,朱家就乘机对滕公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要这样急迫抓捕他?"滕公说:"季布屡次替项羽困迫皇上,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得到他。"朱家说:"您看季布这人怎样?"滕公说:"是贤能的人。"朱家说:"作为臣下的,都是各自替他的主公办事,季布替项羽办事,是他的职分。项羽的臣下能全部杀光吗?现在皇上刚刚得到天下,仅仅因为一己私怨,就悬赏通缉一个人,怎么向天下人显示出(心胸)不广阔呢!况且像季布这样贤能,汉朝官府却如此急迫悬赏通缉,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向南逃到南越。忌恨豪壮之士使到他去帮助敌国,这也是伍子胥鞭打楚平王尸的原因。您何不慢慢伺机向皇上进言?"
  汝阴侯滕公心里知道朱家侠义,料想季布就藏在他那儿,就答应说:"好。"等到有机会,果然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进言。皇上就赦免了季布。在这时候,各位公卿都称赞季布能刚能柔,朱家也因此在社会上闻名。季布受到召见,向皇上致谢,皇上任命他为郎中。
  (二)
  武则天时代,有的人就总是编造罪名,诬告他的主人,来企求得到官府的奖赏。润州刺史窦孝谌的妻子庞氏,被她的家奴告发在夜里祭祀,皇帝下令让御史薛季旭审理这件事。薛季旭把她诅咒的言语,写成状词报告皇帝,先在玉阶下痛哭流涕,悲不自禁,说:"庞氏诅咒的情况,我不忍心说出来。"武则天接受了他的意见,升季旭为给事中。判庞氏在闹市中执行死刑,暴尸街头。庞氏的儿子希瑊 向侍御史徐有功诉冤,徐有功看了状词之后,说:"应当是冤枉的。"停止执行,禀告皇上。三司会审这案件,薛季旭把诉状编造得更加周密。司寇和司刑两个干事宣布皇上的诏谕之后,自己害怕,众人逼迫徐有功。徐有功没机会申辩,就被判处绞刑。武则天召见他,面对着他说:"你近来处理案件,怎么出错这么多呢?"徐有功说:"判决不当,是臣下我的小过错;爱惜生命,是圣人的大德。希望陛下您弘扬圣人的大德,天下百姓就太幸运了!"武则天沉默了很久,说:"去吧!"下令免去死罪,把徐有功流放到岭南。一个多月,又授予徐有功侍御史的官职。徐有功俯伏在地下,坚决不接受官职。武则天坚决要授官,徐有功说:"我听说鹿在山林里奔走,命运却掌握在厨师手里,为什么呢?事物的趋势决定的。陛下您任命我作法官,我因为重罪轻罚,一定要受牵连而死。"武则天已经很器重他,最终还是授给他官职,升为司刑少卿。当时周兴、来俊臣等编造罪名,诬告天下士人,被族灭的有几千百家。徐有功任司刑,平反的人多不胜数,当时人们把他比做汉代的执法名臣于定国。中宗那一代,追赠他为越州都督,优厚地赏赐给他家,并授给一品官。开元初年,窦希瑊娘家荣华富贵起来,禀奏皇帝赐还自己原来的官职,把官职给他的儿子。
  (三)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幼年丧父,以事母孝顺出名。有一次母亲呕吐,他怀疑是食物中毒,所以跪在地下尝呕吐物。伯父李任魏朝岐州瑊刺史,深为赞赏李士谦的行为,每每称赞说:"这孩子是我家的颜回啊!"十二岁时,魏朝广平王赞提拔他任开府参军事,后来为母亲守灵,瘦得皮包骨头。
  因认为幼年丧父,不曾喝酒吃肉,嘴里也不说杀生的话。至于亲戚朋友来聚会,总是安排美酒佳肴,自己则对着它们正襟危坐,一整天也不疲倦。李氏宗族官高人多,每到春社秋社祭祀的时候,一定设宴聚会,极尽欢乐,没有不醉酒喧哗的。曾经在士谦的住处集会,丰盛的食物摆在面前,然而他却先安排上小米,对各位叔侄兄弟说:"孔子称这种小米是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东西应先吃谷物,古人所尊崇的,哪里可以违背呢?"说得在座的老少都很肃然,再也不敢放纵懒惰,回来后都认为:"看见君子之后,才觉得我们这些人是没有德行的。"李士谦听说后自己谴责自己说:"竟为什么被人疏远,真是笨到这个程度。"家里很有钱,但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经常赈济、施舍别人,州里有死了人,家里无法安葬的,李士谦总是赶快奔赴那里,按照丧事的需要供给钱财。……那以后又拿出小米数千石,借给乡里人,正好碰到年成歉收,借债人没办法偿还,都跑来道歉。李士谦说:"那些是我家多余的谷物,本来就是想救济大家的,哪里是想得到利钱呢?"于是召来全部的借债人,为他们摆酒设宴,面对他们烧掉了借据,说:"债务不存在了,请你们不要老想着还债了。"让他们都回去。第二年庄稼大丰收,借债的人们争着来还士谦的谷物,士谦拒绝收下,一家人的都没有收。有一年发生大饥荒,士谦拿出家里的全部财产,给他们熬粥喝,赖以保全性命存活下来的人数以万计。他收埋死者的尸体,凡是看到的,都给埋掉。到了春天,又拿出粮种,送给贫穷没有种子的人家。赵郡农民感激他的恩德,抚摩着他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赐给我们的恩惠啊。"有人对士谦说:"您积了很多阴德。"士谦说:"所谓的阴德是什么呢?就象是耳鸣,只有自己听得见,别人没有知道的。现在我做的,先生您全部知道,有什么阴德呢!"
  (四)
  古弼是代国人,年轻时忠厚谨慎,擅长骑马射箭。起初担任猎郎的官职,凭着敏捷正直著称。明元帝嘉奖他正直而有能力,赏赐他的名叫"笔"。后来改名为"弼",意思是说他有辅助君王的才能。
  太武帝登位,他凭着功劳授职为立节将军,赐给灵寿侯的爵位。
  有个上谷人上书朝廷,说帝王畜养禽兽的园地占地太多,人们没有田地产业,应该削减大半,用来赏赐给贫困的人。古弼进宫想向皇帝陈奏,遇上皇帝跟给事中刘树下棋,没心思听政事。古弼在旁边坐了很久,没有机会将事情报告皇帝。他于是站起身,在皇帝面前揪住刘树的头,把他拉下坐床,用手打他的耳光,用拳头捶打他的背,说:"朝廷没有治理好,实在是你的罪过。"皇帝大惊失色,放下棋子说:"不听你的报告,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什么罪!放开他吧!"古弼将事情报告皇帝。皇帝认为古弼公心刚直,很不寻常,都同意了他的奏事,把土地送给了老百姓。古弼说:"作为臣子在君主面前任性表达意愿,不是没有罪过。"于是前往官署,摘下官帽,赤着双脚,弹劾自己,请求处罪。皇帝召见他,对他说:"您戴好帽子,穿好鞋子。我听说修筑寺庙,人们磕磕绊绊的修筑它,仪表端庄的侍奉它,神就给人福气。既然如此,那么您有什么罪呢?从今以后,如果有利于国家,对国家有益,对人民方便的事,即使再卤莽,您都去做,不要有所顾忌。"
       
       
                  高考文言文段阅读精选(二)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考信息请关注新东方网高考频道!
       
       
               
                       
                               
                                       
                                                2014高考重点关注专题
                                       
                               
                               
                                       
                                                2014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4高考录取分数线
                                       
                                       
                                                高考成绩查询入口
                                       
                                       
                                                2014高考录取结果查询
                                       
                               
                               
                                       
                                                2014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范文
                                       
                                       
                                                2014高考状元金榜题名
                                       
                                       
                                                2014大学院校库
                                       
                                       
                                                2014真假大学
                                       
                               
                               
                                       
                                                2014高考试卷、成绩、录取、分数线查询资料大全
                                       
                               
                               
                                       
                                               
                                                        成绩录取查询
                                               
                                       
                                       
                                                省招生办考试院入口
                                       
                                       
                                                高考录取结果查询
                                       
                                       
                                                各高校学校录取结果查询
                                       
                               
                               
                                       
                                               
                                                        分数线查询+录取
                                               
                                       
                                       
                                                2014全国各省市录取本科线查询
                                       
                                       
                                                全国高校历年在各省录取线
                                       
                               
                               
                                       
                                               
                                                        高考真题+招生
                                               
                                       
                                       
                                                2014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4高考作文
                                       
                                       
                                                2014高招简章+计划
                                       
                               
                               
                                       
                                               
                                                        高考志愿+状元
                                               
                                       
                                       
                                                2014全国高考状元
                                       
                                       
                                                中国真假大学警示
                                       
                                       
                                                2014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重点关注:
  >>>2014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答案及新东方名师解析
    >>>2014全国各地高考作文
  >>>2014全国各地高考成绩查询及录取结果查询
  >>>2006-2014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一本、二本、三本、高职、艺术)
  >>>2014全国各地高考状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文言文段阅读精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