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段阅读精选(三)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一)
范正辞太平兴国中,以饶州多滞讼,迁知州事。至则宿系皆决遣之,胥吏坐淹狱停职者六十三人。会诏令料州兵送京,有王兴者,怀土惮行,以刃故伤其足,正辞斩之。兴妻上诉,太宗召见正辞,庭辩其事。正辞曰:"东南诸郡,饶实繁盛,人心易动,兴敢扇摇。苟失控驭,则臣无待罪之地矣。"上壮其敢断,特迁官,充江南转运副使。饶州民甘绍者,为群盗所掠,州捕系十四人,狱具将死。正辞案部至,引问之,因皆泣下。察其非实,命徙他所讯鞫。既而民有告盗所在者,正辞潜召监军掩捕之。盗觉遁去,正辞即单骑出郭二十里追及之。贼控弦持槊来逼,正辞大呼,以鞭击之,中贼双目,仆之,余贼渡江散走。被伤者尚有余息,旁得所弃赃,按其奸状伏法,十四人皆得释。此吾乡里事,而郡人多不闻之。
[注]料:统计,这里有挑选之意。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胥吏坐淹狱停职者 淹:滞留
B.狱具将死 具:具结
C.正辞案部至 案:案情
D.单骑出郭二十里 郭:城郊
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①以刃故伤其足 ②太宗召见正辞,庭辩其事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A.两个"故"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B.两个"故"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C.两个"故"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D.两个"故"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余贼渡江散走 ②操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也
B.①上壮其敢断 ②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C.①特迁官,充江南转运副使 ②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D.①以鞭击之,中贼双目,仆之 ②众不能堪,而仆之
4.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至则宿系皆决遣之----到任后就连夜逮捕了那些放走犯人的胥吏
B.按其奸状伏法------审问确认他的犯罪事实,然后将他处死
C.正辞潜召监军掩捕之----范正辞就秘密命令监军假装去逮捕他们
D.被伤者尚有余息-----那些受伤的还有的在休息
5.范正辞对皇帝分析"人心易动"的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富庶,人们怀恋乡土,不愿服役
B.王兴闹事,煽动民心
C.东南富庶,人们容易闹事
D.东南富庶,王兴又故意闹事,煽动民心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范正辞被特意选出做饶州知州,这从侧面表现了他善于断案的才能。
B.范正辞断案果敢,选兵进京时杀一儆百,控制地方局势,为皇帝家天下服务,得到皇帝的赏识而升了官。
C.范正辞明察冤狱,使因甘绍案被判死刑的14名无辜者全部获释。
D.范正辞办案目光敏锐,善于用兵,临敌勇毅果敢,武艺高强。
(二)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姨妹:姨母的女儿。 二子:两个女儿。 中和:唐僖宗年号。
缗:穿钱的绳。 绐:哄骗、欺骗。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众皆伏泰之义 伏:"服",佩服
B.俾其他人徙 俾:使
C.已别除官 除:任命、授职
D.解维而逝 解维:想通了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居且命尔子掌之
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B.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C.市之,而命洗刷
义不杀少而杀众
D.泰怃然久之
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尝于都市遇铁灯台 B.市之,而命洗刷
C.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 D.泰惊悸,召诘之
10.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操守颇有古贤之风----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贤者的风度
B.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那人有毛病,除了我没人适合她了
C.约回日当诣所止----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
D.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又将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的地方
11.下面全能说明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一项是
①姨卒,泰娶其姊②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③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④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⑤泰惊悸,召诘之 ⑥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孙泰极重仁义。姨母生前曾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他,并希望他日后与其次女结百年之好;但孙泰却在姨母去世之后,娶了姨母有眼疾的长女。这使得他受到众人敬佩。
B.孙泰不贪非分之财。他曾购得一铁灯台,洗刷时发现是银制品,他就立即赶回去,将灯台还给卖主。
C.孙泰非常仁慈。他花两百贯购买一别墅,曾见一老妇大哭不止,问明情况后,便说自己将要升官,升官后就可以将别墅送给老妇人。
D.孙泰施恩不图回报。他本来打算搬家到义兴,但因老妇人之故,不仅家未搬成,还为别墅倒贴了两百贯;对老妇有恩却不求报答--解了缆绳,一去不返。
(三)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驰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军中不驰;今使者驰,云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
13.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微权轻 微:卑贱。
B.期而后至者云何 期:时间。
C.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身:自己。
D.身自拊循之 循:慰问。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间 B.夕时,庄贾乃至
鄙陋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C.何谓相送乎 D.何后期为
儿童相见不相识 何辞为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B.穰苴则仆表决漏
C.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D.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
以下14-15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6.①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 ②士卒暴露于境
A.①将领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却忘记了家庭②我们的军队在边境暴露了目标
B.①即将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就应忘记家庭②我们的军队在边境暴露了目标
C.①将领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就应忘记家庭②我们的士兵在边境日晒夜露
D.①即将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却忘记了家庭②我们的士兵在边境日晒夜露
17.①百姓之命皆悬于君 ②士卒次舍,井灶饮食
A.①老百姓的命运都悬在您的手中②士兵依次安排住宿,掘井安灶,饮水吃饭
B.①老百姓的生命都悬在您的手中②军队安扎营地,掘井安灶,饮水吃饭
C.①老百姓的命运都悬在国君手中②军队安扎营地,掘井安灶,饮水吃饭
D.①老百姓的生命都悬在国君手中②士兵依次安排住宿,掘井安灶,饮水吃饭
1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贾身为监军,却没有准时在约定的正午时间来到军门,而是与亲戚左右饮酒,一直到晚上才来到军中。结果,被田穰苴一番严词斥责,军法从事,斩了,三军大惊。
B.齐景公派使者赦免庄贾,使者的马车驰入军中,田穰苴又斩了使者的驾车人、马车左侧的立木和左边的那匹马。
C.田穰苴统率齐国军队迎击入侵者,晋国军队不等交战,就撤退了;燕国军队也渡过黄河,撤回北岸。齐国军队还跟踪追击,收复了原来失去的领土。
D.田穰苴带领军队凯旋,还未到国内,就宣布解除武装,取消原来约定的注意事项,宣誓之后进入国都。齐景公与诸大夫到城外迎接。
(四)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忭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节选自明袁宏道《徐文长传》)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国士之目 目:名称。 B.议者方之刘真长 方:比拟。
C.会得白鹿 会:恰巧。 D.属文长作表 属:隶属。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切可惊可愕之状 B.为山阴诸生
羁人之寒起 故其为诗
C.公以是益奇之 D.遂乃放浪曲蘖
不以模拟损才 张太史元忭力解,乃得出
21.从结构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寡妇之夜哭 ③膝语蛇行
②然匠心独出 ④沙起雷行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2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中丞胡宗宪听说他的名声,聘请他当幕客。
B.其体格时有卑者--那些诗歌的格调有时显得低下
C.韩、曾之流亚也--是韩愈、曾巩一类的人。
D.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终于因为被怀疑杀死继室而关进监狱,经讨论,判死刑。
2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渭"才""傲"的一组是
①然数奇,屡试屡蹶。 ②好奇计,谈兵多中。
③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 ④放浪曲蘖,恣情山水。
⑤其名不出于越。 ⑥以疑杀其继室下狱。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2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徐文长是山阴县生员,他在巡抚胡宗宪幕中,曾经为胡写奏章,嘉靖皇帝看了大为高兴。此后,一切奏疏计划,都出自徐文长之手。
B.徐文长在科举上不得意,纵情于饮酒、山水,写出高水平的诗文。他追求高雅,不和流行格调相合,对当时的所谓文坛盟主很不客气,因此他的名气不能超出越地。
C.徐文长还擅长书法,笔意奔放苍劲,正如欧阳修所说的,美女虽老风韵犹存。他还以余力作画,超逸有致。
D.到了晚年,徐文长装疯卖傻更加厉害。有时带钱到酒店,叫下层仆役一起喝酒。还用斧头砍自己的脑袋,用锥子刺自己的耳朵,结果都没有死。
[文言文段(三)答案]
1.C 2.C(故:特意。其:指示代词,这;人称代词,他)3.D4.B5.A 6.D("善于用兵"错)7. D8.B(表被动。A且:暂且;况且。C而:就;却。D之:助词,无义;代词,它)9.A(都:大)10.B11.C 12.C 13.B ("期"意为"约定时间")14.C15.D ("劳"意为"慰劳") 16.C17.B18.D("国"应为"国都") 19.D 20.C 21.B 22.D 23.C 24.B("雅"应为"平素,素来")
附翻译:
(一)
范正辞在宋太宗兴国年间,因为饶州积压未能判决的案件较多,被任命去做饶州知州。他到饶州很快处理了许多积压案件,并把关押很长时间的嫌疑犯都释放了,下属官吏牵涉拖延办案而被撤职的有六十三人。刚好朝廷颁布诏令,让饶州统计选派士兵进东京开封服役。有个叫王兴的,依恋乡土,不愿进京,故意用刀砍伤自己的脚,范正辞把他斩了。王兴的妻子上诉朝廷,宋太宗召见范正辞,当场辩论此事。范正辞说:"东南各州,人口财物众多繁富,人心容易浮动,而王兴竟敢违令闹事,煽动民心。如果引起骚动,形势失控,那我可就没有地方服罪了!"宋太宗很赏识他敢于决断,特意升他的官,改任江南转运副使。饶州有个叫甘绍的人,被一群强盗抢掠,州里抓捕拘禁了十四人,案件已经具结将要处死。范正辞巡视公务来到饶州,提审犯人,他们都纷纷流泪。细察案件都不符合事实,就下令把他们转移到别处,另行审讯。不久,有人告发真正罪犯的藏身之地,范正辞秘密命令监军围捕强盗。盗贼发觉逃跑,范正辞立即独身一人骑马追击,出郊外二十里赶上了。盗贼搭箭上弓,持长矛向范正辞逼近,范正辞大叫一声,挥鞭甩去,正中一个盗贼双眼,把他打倒在地,剩下的渡过长江四散逃跑。被打伤的盗贼还有一口气,附近找到舍弃的赃物,审问确认他的犯罪事实,然后将他处死,原来无辜的十四人都释放。这是我们本乡本土的事,郡里的人多数还没有听过。
(二)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儿。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中和年间,孙泰将在义兴安家,购置一座别墅,用两百贯钱。已经交付了一半钱,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过了两个月,孙泰回来,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看到一个老妇人连声痛哭。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叫她来问。老妇人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使别墅被别人拥有,因此悲伤。"孙泰茫然自失了很久,就骗她说:"我刚好收到京师文书,已经另外授职,不能住在这里,所住的地方暂且由你的儿子掌管它。"说完,解开船绳就离去了,不再回来。
(三)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齐景公的时候,晋国进攻齐国的阿、甄,而燕国侵略齐国黄河南岸的地方。齐国军队溃败。齐景公为此忧愁害怕。晏婴就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然是田氏偏房所生,但是他这个人,论文的能使别人信服,论武的能让敌人害怕。希望大王试试他。"齐景公叫来田穰苴,与他谈论军事,对他非常满意,任命他为将军,率领部队抵抗燕国和晋国的军队。田穰苴说:"我一向低贱,大王把我从平民中提拔出来,放在大臣之上,士兵还未听从我,百姓还不信任我,出身低微权力又轻。希望有一位大王宠爱的、国家尊重的大臣,担任监军的职务,这样才行。"齐景公就答应了他,派庄贾前往。
田穰苴告辞齐景公之后,和庄贾约定:"明天中午在军营门会合。"第二天,田穰苴先赶到军队,树起了观测时间的木表和刻漏,等待庄贾。庄贾向来很骄贵,认为带领的原是自己的军队而现在担任监军,不很急切;亲戚朋友为他送行,留他饮酒。到了正午,庄贾还没有来到。田穰苴就推倒木表,放掉刻漏中的水,进入军营,检阅军队,指挥士兵,宣布纪律制度和约定事项。宣布完毕,天色已晚,庄贾才到来。田穰苴问:"为什么超过约定时间?"庄贾道歉说:"官员和亲戚给我送行,所以被留住。" 田穰苴说:"将领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就应忘记家庭;到军队宣布纪律制度,就应忘记父母;拿起鼓槌擂鼓作战的紧急时刻,就应忘记自己。现在敌人深入侵略,国内骚动不安,士兵们在边境日晒夜露,大王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香。老百姓的性命都悬在你的手里,还说什么送行!"叫来军法官问道:"按照军法,约定时间却迟到了的,该当何罪?"军法官回答:"该斩首。"庄贾大惊,派人赶去报告景公求救。人去了,还没来得及回来,田穰苴就把庄贾斩首示众。三军的士兵们都吓得发抖。过了好一会儿,齐景公派使者拿着符节,赶来传达赦免庄贾的命令,马车一直奔驰进入军中。田穰苴说:"将领在军队中,对国君的命令是有所不接受的。"问军法官说:"军中是不准奔驰的;现在使者的马车奔驰,该当何罪?"军法官回答:"该斩首。"使者吓坏了。田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可杀死他。"于是斩了使者的驾车人,砍断车子左边的木杆,宰了左边驾车的马,示众三军。让使者回去报告,然后出发。
军队安扎营地,掘井安灶,饮水吃饭,以至问病寻药,田穰苴都亲自关照慰问。并把自己将军名下的给养都送给士兵们,自己和士兵同样分粮食,甚至跟那些身体瘦弱的一样。三天之后,就开始进军。生病的士兵都要求参加,争先恐后,投入战斗。晋国军队听到这个消息,就撤退回去。燕国军队听到这个消息,就渡过黄河,解了围。齐国军队跟踪追击,收复了原来失去的领土,然后收兵回来。
军队尚未进入首都,田穰苴就宣布解除武装,取消原来约定的注意事项,宣誓之后才进入都城。齐景公与众官员都到郊外迎接,举行慰劳军队的礼节,然后才回到寝宫去。齐景公在接见田穰苴之后,就任命田穰苴为大司马。
(四)
徐渭字文长,是山阴县生员,名声很大。薛公蕙任浙江主考时,对他的才华表示惊奇,有"国士"的名称。可是他命运不济,屡次应考都是落选。
中丞胡宗宪听说他的名声,聘请他在幕府中当幕客。文长每次去面见,总是穿葛布衣,戴黑头巾,纵谈天下大事。胡公非常赏识。这时候,胡公指挥几路兵马,威势震动东南地区,将士们在他面前,跪着说话,趴着走路,不敢抬头。可是,文长凭自己只是他部下一个生员却对他满不在乎。议论的人把文长比作刘真长、杜少陵。
当时恰好捉到一头白鹿,胡公就嘱托文长写奏章。奏章送上去,嘉靖皇帝很高兴。胡公因此对文长更加赞赏。一切奏疏计划,都出自文长的手。文长对自己才能和智谋看得很高,喜欢奇特的计谋,谈论军事多中肯,他把普天下的事情没有一件看得合意的,可是,他终于没有遇合的机会。
文长已经在主考官那里不得意,于是就尽情地饮酒,游山玩水,走遍齐鲁燕赵等地方,看尽北方沙漠风光,他见到的山的奔腾、海的冲激、沙的飞扬、雷的震动、雨的轰鸣、树的倒下,以及幽深的山谷、繁华的都市,各种人物、游鱼飞鸟,一切令人惊奇的形态,他都一桩桩地表现在诗中。他的胸中又有一股勃发的不可磨灭的豪气,英雄找不到出路无处安身的悲愤。所以他写的诗,像在生气又像在发笑,像流水在峡谷中轰鸣,像种子从泥土中发芽,像寡妇在夜里哭泣、游子因寒冷而起身,虽然诗的格调有的显得低下,可是构思独特,有一种帝王的气概,不是那些像妇人服侍人那一类所敢仰望的。他的文章有卓越的见识,气势沉雄而文法谨严,不因为模仿别人而减少才华,不因为议论而伤害了风格,是韩愈、曾巩一类的人。文长既然向来跟当时文风不相协调,当时叫做文坛盟主的,文长都对他们大声叱责,瞧不起他们。所以文长的名声没有超出越地,真是可悲啊!
文长喜欢写字,笔意雄健活泼像他的诗一样,在苍老挺拔中显出飘逸可爱,正如欧阳公说的美女老了总有余留的风韵。他有时用剩余精力画花鸟,都高远不俗,富于情致。
他终于因为杀死继室的嫌疑被关进监狱,判了死刑,张太史元忭竭力营救,才能够出狱。到了晚年,悲愤更深,装疯卖傻越来越厉害。有权势者登门拜访,有时拒之门外不让进来。时常拿着钱到酒店,招呼那些地位低贱的人一起喝酒。有时候自己拿斧头砸破脑袋,血流满面,头骨都砸断了,一摸就发出声响;有时候用锋利的锥子戳自己的耳朵,深达一寸多,竟然都没有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