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作文预测:落叶知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片树叶的凋零,可以感知秋天的来临,一枝红杏的出墙,可以推知春天就在不远处,自然界中的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浓缩了大千世界。然而,一些人反对这样的观点,认为一片树叶不能感知秋天,一枝红杏也不能代表春天。对此,你有怎样的体会或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材料摆出了两类人的观点,一些人认为一叶能知秋;一些人认为,一叶不能知秋。由此,我们可以把握材料的立足点,如果赞成前一种观点,那么,“一叶知秋”就是见微知著、以点见面、以一见万、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进一步引申,就是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情发展的趋向,由一些细节就可窥见事物的整体。如果赞成后一种观点,那么就从否定的角度立意。这样,就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进行立意,比如着眼于“可知”,可以从人生角度立意:“一叶知秋乃生活、生存之智慧、思考、总结,是智慧之门的开启密码”。着眼于“未必知”,则可立意为:“一叶落,天下仍春”“自己乃一片落叶,并不能代表整个秋天”。如果着眼于可知亦不可知,可以从哲学角度立意,如“一片落叶能否知天下秋”这个问题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需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辩证思考,充分体现辩证思维。
全国
北京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