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23 09:38:33

2009年教育先行:关于两会的教育热点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张礼慧:取消高考生报名地籍限制

  自全国恢复高考以来,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都有户籍限制。昨日,全国政协委员张礼慧呼吁,取消报名地籍限制,允许考生凭身份证报名参考。
  由于高教资源长期分布不均,各省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存在较大差别,再加上大量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异地求职,给部分学生高考报名造成负担。张礼慧表示,这样的制度使高考的公平竞争原则受到影响。
  对此,她建议,取消考生必须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考的规定,并鼓励考生到高教资源相对充沛的地区参考。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刘秀梵:建议取消名校分校

  来只是一所普通的小学、初中,挂上个“名校分校”的头衔,成了“公办民营”,收费立刻从几百变成几万,一个年级的开班数量可以达到二三十个!这样的“公办民营”学校如今在很多地方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刘秀梵把矛头直指公办民营学校,建议尽快将“名校”创办的公办民营学校“回归”为公办学校。
  刘秀梵经过调研发现,目前的许多公办民营学校问题重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民办学校应通过推选,产生董事会;国家机关人员不得担任董事会成员;董事会负责讨论决定校长任免、学校章程修改、预算、决算的审核等重大事项。而多数公办民营学校,董事会是委任的,其中有些原来就是教育局的领导,校长也是委任的。这样,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这些公办民营学校之间实际上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公私不分,界限不明。还有一些学校的“董事会”形同虚设,教育局局长直接参与学校招生、直接从“公办民营”学校调拨资金,引发出更为严重的问题。
  同时,让很多家长头疼的是:公办民营学校的收费太高。有一家公办民营初中,学生三年学费高达三万九千元,远远高出其他公办学校。当时借口说收取的是“建校费”,但实际上直到学生毕业根本没有建校。
  刘秀梵指出,正是这样的“公办民营”学校,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拼命追求升学率而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些学校的教师教学上看家本领就是‘死抓死压’,根本谈不上素质教育。比如数学老师除要求学生完成学校教学内容外,还要自己做练习,既不指导,也不评讲,是典型的‘题海战术’,学生大多忙到夜里十一二点,有的学生甚至离家出走以示抗议。”
  针对公办民营学校的诸多问题,刘秀梵建议应尽快将“名校”创办的公办民营学校回归为公办学校。如果公办民营学校仍需要维持下去,则必须严格按照《民办学校管理促进法》办事,明确投资、办学主体,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参与招生招聘等具体事务,不得从中划拨资金、获取利益。在招生方面,公办民营学校应与其他学校一视同仁,按照同一政策,比如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摇号招生”等等,政府官员子女也不得“优先入学”。
  教育界全国人大代表希望国家解决高校债务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6日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目前许多大学都是靠借债来发展,国家应该下决心解决高等学校债务问题,让高校放下包袱把教育质量搞上去。
  刚刚在去年11月接任北大校长的周其凤指出,高校要扩招,要发展,大学维持原有水平是不行的。高校债务问题主要原因是国家投入不足,对同水平的大学投入也是不一样的,应当由国家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建议从国家财政收入增收部分中拿出一块用于解决高校的债务问题。
  事实上,这次两会上许多代表提出了解决高校债务问题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民族学院党委书记高万能建议,对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债务,应全部由中央财政帮助化解,也可通过发行高等教育债券解决;还可出台政策,将高校的短期贷款转化为长期贷款,或由政府贴息。
  来自宁夏教育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吕新萍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她举例说,高校人体解剖课需要的尸体是一次性消耗品,但其价格已从400元涨至8000元。为了完成教学课,学校只好减少学生的课时组数,由以前两个学生一组变为现在四个学生一组,以前解剖人体,现在只能用小白鼠或兔子。
  吕新萍介绍,目前,宁夏高校债务已经达1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2.66亿元,每年新增利息8800万元,自治区财政每年仅能安排一定比例的贴息。
  她说,高校债务已经严重困扰了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高校不得不节省开支,长期处于低成本运行状态,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贵州民族学院党委书记高万能:地方院校师范生应实行免费教育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和队伍不稳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民族学院党委书记高万能提出,全国地方院校师范生应实行免费教育,以缓解农村教育师资缺乏等问题。
  高万能说,在近期对“两基”成果巩固及存在问题进行的专题调研时发现,“两基”成果巩固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队伍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数量不足。部分市县师资配备不达标,中小学师生比达不到1∶23和1∶26的要求。二是水平不高。农村大部分教师第一学历偏低,虽然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使得不少教师取得了专科或本科学历,但其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且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以及教育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三是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学科结构都不合理。主、副科师资失衡明显,音、体、美、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短缺,短缺教师科目只能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其教学水平不言而喻。四是队伍不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村里的教师往镇上走,镇上的教师往县里走,县里的教师往市里、省里和沿海发达地区走,使本来自身造血机能较差的农村学校每况愈下,造成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高万能建议在全国地方院校普遍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他说,农村基础教育初中教师95%以上均由属地高校培养,其主体来源于中等师范院校、高等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师范专业。就师范教育来说,地方院校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就业服务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应将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充实农村学校师资的任务主要交由地方院校来完成。

gktwo 发表于 2016-7-23 09:44:00








  新闻背景:六所大学试点师范生免费教育

  2007年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办法》明确,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十年以上。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高校欠债因规模扩大水平提高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回应高校欠债问题时称,高等教育之所以形成现在欠债的情况,是由于扩大了规模,提高了水平。并表示,高等院校出现了欠债,并不是当校长的贪污了、浪费了。
  周其凤称,他在吉林大学的时候,有人很愤怒,说周其凤怎么贪污了那么多的钱,让吉林大学负了那么多的债?对此,周其凤表示,现在高等院校出现了欠债,并不是当校长的贪污了、浪费了,“我们经得起审计,我离开吉大,中央在吉大审计了两个多月,最后的结果是我是一个廉政的校长,我没有贪污浪费,我的财务是符合财政标准的,我欢迎大家的监督,欢迎社会的监督。”
  周其凤说,之所以高校发生欠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为了更好的满足全国人民的需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使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原来的百分之几到了2008年的百分之二十几,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这极大的缓解了社会千家万户学子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但是在这个过程里,国家的投入没有跟得上。
  周其凤称,虽然没有钱,中央政府允许高等学校贷款扩招,现在全国的高等教育大概有两、三千个亿的银行贷款,这是因为社会有需要,这是为了全国老百姓有更多的机会能上大学。
  周其凤指出,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大学的条件,比如图书馆的条件、教师的条件、多媒体的条件、实验室的条件等等,都比过去好很多。三十年改革开放国家取得的成绩,高等教育既是在这中间受益,但同时,高等教育也做出了它的贡献,也就是说,这些年高等教育源源不断的为国家的方方面面提供人才的支撑和科技的支撑,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服务,如果没有高等教育这样子的发展,规模上和水平上的发展,这些是做不到的。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取消高考将是另一场灾难

  3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等五位校长代表,在大会新闻中心就教育公平等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收藏本页
  李培根说,中国现阶段是不可能取消高考的。当前社会诚信不足,如果取消高考,会极大影响教育公平,那将是另外一场灾难。
  他认为,虽然不能取消高考,但是还是有可能让少数、尤其是优秀的中学生脱离应试教育。“自主招生给我们提供了这种机会,但是遗憾的是,当前的自主招生还是有一些问题。现在的自主招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某些分数不怎么够、边缘状态的学生进入高校的一个手段。”“我曾经说过,我很想和某些重点中学搞一个试验田,真正地让少数中学生今后不用应试,不用考试。但是,这些依然受到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怎么办?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信息公开透明。不光是学生的信息透明,家长的信息也要透明。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信息公开,比如在网络上受到大家监督,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不正之风,使自主招生收到预期效果。”
  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苏士澍:中高考应恢复书法加分

  “传统书写技能有被完全替代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苏士澍在8日上午的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中大声疾呼,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并应该考虑在中、高考中恢复书法加分。收藏本页
  苏士澍谈到,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被忽视了。目前在中小学生中能写一手整洁漂亮汉字的比例很低,更不用说传统意义上的书法了。许多大学生、研究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也大不如前了。他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文化知识的学习积累上,与考试不挂钩的书写能力却被严重忽视了。
  上世纪80年代,书法获奖的学生,中考、高考可以加分,后来被取消了。苏士澍建议,应该考虑恢复书法获奖或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加分制度。中小学每周要保证一节书法课。广东省部分中小学已率先实行,效果良好。
  苏士澍还建议,师范类院校应广泛设立书法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综合类大学艺术院系必须开设书法专业,以扩充中小学正规书法师资队伍。同时,教师在实行资格考核的同时应附加书写考试,语文教师更应严格要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9年教育先行:关于两会的教育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