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23 09:41:38

高三学生:拜祭十几个朋友








  两老太同心愿:找到女儿坟冢
  油菜花开,爆竹声起,4月4日,映秀公墓,512地震后的第一个清明节。
  言语已毫无意义。因为说什么都不能挽回人的生命。那每个人仅有一次的阳光雨露和狂风暴雨。长埋墓畔,一切已无可能。
  然而从不乏生者絮絮诉说。守墓老人、68岁的胡建国对记者说,估计昨天有3000人前来映秀公墓拜祭。
  拾荒老太:不知女儿下葬位置
  香火袅袅,眼泪从来未少。
  上午11点10分,映秀中滩堡村64岁的左云发老人左手拿着一小袋花生米,一瘸一拐在两排墓碑中间的绿泥土地上徘徊,两名警察将相机对准她聚焦,之后是详细地交谈,交谈完毕,警察塞给她100元。
  左云发不好意思地收下了,“他对我说女儿就在这一块”,“他说当时他也有挖这个墓”,“他说我没了女儿,他就是我的干儿子”,说起这名陌生警察的热情,左云发双眼通红。
  她37岁的女儿唐金花在地震中遇难。这名目不识丁的老村妇说到女儿的名字时,脸上泛着喜悦,“就是鲜花的花,名字有点好听”。
  不像其他上百个墓碑死者那样“幸运”,左云发始终不知道女儿下葬的具体位置。对不识字的她来说,只能通过墓上照片认出曾经的邻里。
  “她是擦皮鞋和捡破烂的,养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
  “她们两母女都没了,她们家一共遭了6个,很不幸,我们以前很谈得来”。
  只有走过镶着照片的廖素英、尹苹香母女墓边,左云发才絮絮说起逝者往昔。地震对这名64岁的老人生活并不见得有实质性改变,她依然如往昔般,靠着捡烂铜烂铁和老伴自力更生。
  高三学生:拜祭十几个朋友
  上午11点28分。
  “逐个给死者拍照,然后铺一层石灰放一层尸体”,曾经的漩口中学高三学生小唐从大学里带着远方的女朋友回映秀公墓,拜祭“耍得好的十几个朋友”。
  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唐记忆中,这三片150米长的土坑原来全是田野,“种满油菜花和洋芋”,是他和伙伴们的童年乐园。
  乐园顷刻间变成墓地。
  小唐挥之不去的记忆是,5月15日当天下午,他协助救援队伍“抬了起码二十具尸体”放在墓园边上,他说,当时尸体都是面目可见到,抬第一具的时候自己就吐了,“每个坑有三到五米深”。
  小唐一家五口全部幸免遇难,但他坚持认为“肯定是要来看的嘛”。
  风起幡动,啜声不止,映秀镇西侧半山坡上这座匆匆建起来的公墓,只有不到100个可见墓碑。根据相关报道,原本有16041名在籍人口的映秀镇,地震中死亡和失踪的人数约为9000人。与那些不知身埋何处的无名遇难者相比,这近100位墓碑主人相对“幸运”。
  老人曾明芳:我女儿到底在哪里
  中午12点42分,61岁的草坡乡老人曾明芳站在小学老师连芳的墓碑前,默默拭泪。
  “她是我女儿最好的朋友”。
  连芳是映秀小学学前班的老师,5·12时她与自己班上上学前班的孩子一同遇难。墓志铭上记载,她被挖掘出来时双臂下仍呵护着两名学生。
  10分钟后,曾明芳走到连芳旁边的方杰墓边。
  仍是止不住的眼泪。
  “方杰是我女婿的同事,我们两家门对着门”,方杰是漩口中学的地理老师,512地震时他和儿子一同遇难。曾明芳记得,自己无数次左手拉着外孙右手拉着方杰的儿子一起上学的情景。
  20分钟后,曾明芳从方杰的墓地往下走,一块块墓碑“巡逻”,泪流满面。
  “我女儿到底在哪里?”。
  曾明芳说,她5月15日被要求离开映秀,5月22日得知女儿尸首被挖出来,但具体埋在公墓下的那一方泥土,她始终毫无头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三学生:拜祭十几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