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24 14:10:19

高二语文诗歌选修之《蜀相》与《书愤》测试题








  《蜀相》测试题
  问题探究
  1、诗歌中首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有何作用?对翠柏的描写,又有何作用?
  答:最传神的是"寻"字。诗人借"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它有力地表达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追慕诸葛亮的心情,为后面颂扬诸葛亮埋下伏笔,使全诗和谐统一。
  对翠柏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2、颔联的诗眼是什么?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颔联的诗眼应是"自""空",颔联表现的是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的气氛。"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两字修饰,所含之情就大为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夜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由此便使人自然生出"感悟怀人"之意。春色固然好,祠庙却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地来拜谒。难道武侯被人遗忘了吗?草色越青,鸟音越美,这种感受越强烈。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而得力于"自""空"二字的巧妙运用。
  3、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为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一代名相无与伦比的敬仰之情。)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在叙事中抒情,写得情真意挚,非常感人。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至此诗人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句中的"英雄"指什么人?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答:"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
  5、归纳诗歌主旨。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蜀相》表达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
  首联--深切地表达出缅怀、追思诸葛亮的情意,"丞相"这一称呼,表示尊仰之意。"何处寻"的设问,饱含诗人对诸葛亮无限钦慕的心情。"柏森森"三字意味深长,高大茂密的柏树是丞相祠的标志,是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按我国传统文化心理,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颔联--写祠堂内的景物,深刻地表达出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颈联--写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和精神品格,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申述诗人所以景仰诸葛亮的缘由。尾联--对诸葛亮的景仰和痛惜之情。
  6、本诗运用哪些写作技巧?
  答:①借景抒情,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抒发作者对诸葛亮的深切仰慕之情和深沉痛惜之情。
  ②表达方式多样,有叙事、抒情、议论,充分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③对仗工整,用字传神,极富表现力。

gksix 发表于 2016-7-24 15:39:42








  反馈练习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3、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需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分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①长期以来对本刊的②支持,进一步地③提高本刊的④质量,更好有满足大家的⑤阅读要求,现本刊拟⑥决定开展读者调查活动,读者意见已⑦附在本期中,本刊⑧希望广大读者认真地⑨填写读者意见,并⑩及时寄回本刊编辑部。
  (1)必须删去的是:①⑥⑧
  (2)不能删去的是:②⑤
  《书愤》 测试题
  一、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答:报国无门,功业无成。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2、诗歌当中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尤其是起句、结句与诗的主旨、意境的关系。请解释此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答: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gkfive 发表于 2016-7-24 16:15:38








  3、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4、《书愤》一诗抒发了诗人既"悲愤"又"豪壮"的思想感情,诗人是怎样将这两种感情抒发出来的?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全诗虽通篇不见"愤"字,但细细品味,其愤慨之情无处不在。首联回忆过去,塑造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暗写其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出了诗题中的"愤"字,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颔联用六个名词组成,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画面,这联承接"气如山",将诗人的报国愿望渲染得更加鲜明,再次突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首联相比,悲愤之情更加强烈。颈联从回忆到现实,诗意转为悲凉,一"空"一"已"互为映衬,有着无限沉痛与悲愤。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悲愤中蕴藉着豪壮之情。
  5、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用典明志,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二、比较阅读
  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书愤》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有哪些异同。
  答:1、社会背景:离乱时代
  2、作者经历:晚年之作   胸怀大志   不得重用--(创作时间、生活境遇)
  3、主要意象:诸葛亮:杜甫--忠心、功绩 (慨叹)陆游--矢志不渝(羡慕)
  4、个人情感:   杜甫--不得重用的痛苦(旷古悲凉)(壮志难酬)    陆游--渴望北伐复国(建功立业) --(陆游以诸葛自况,渴望建功立业)
  补注:作此诗时,陆游已是61岁的老人。此时他已罢官6年,只挂着一个空职蛰居故乡。直到作此诗,才因任权知军州事(暂时主持地方军队和民政事物)而被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总结:
  表达技巧:杜甫--情景交融            陆游--用典明志
  作品风格:杜甫--沉郁(深沉蕴藉)
  陆游--(悲愤)悲壮-- 因此基调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gktwo 发表于 2016-7-24 17:55:18








  三、鉴赏阅读一
  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下列与其不同类的一项( C )
  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3、4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鹏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指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gkfive 发表于 2016-7-24 19:25:42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5~7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点明时间氛围。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空山"之"空",含有宁静之意。
  B.第二联描画了幽清明净的自然图景。诗人是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C.第三联描画了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浣衣女子,结伴归来,竹林中传出一阵喧笑,溪中莲花动荡,那是渔船在沿水下行。
  D.《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尾联反用其意,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春暖花开,春意正浓,景色可人,王孙们可随意停歇,自可留在这洁净纯朴的山中。
  6.苏轼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诗有几幅画面,请找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B )
  A.描写了六幅秋山晚景图B.描写了五幅秋山晚景图
  C.描写了四幅秋山晚景图D.描写了三幅秋山晚景图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第二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第三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
  B.诗中,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C.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先写"竹喧"、"莲动",再写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四、鉴赏阅读二
  阅读《约客》,回答1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阅读《书愤》,回答2、3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对这首诗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书愤" 的"书"作动词,书写。标题意为书写一腔悲愤。
  B."早岁"即"早年",指诗人的青壮年时期。
  C.这是一首七律,三、四句和五、六句对仗工整。
  D."谁堪伯仲间"是说谁能写出像《出师表》那样的名篇呢?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首联前句是对现在的慨叹,后句是早岁的豪情,构成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B.第二联回忆两次不寻常的战争经历,是对"气如山" 的具体描写。
  C.第三联诗意悲凉,一个"空自许" 的"空"字,包含多少人生的悔恨与沮丧。
  D.全诗由慷慨到苍凉,沉郁顿挫,声情激越,愤慨之情充溢其间。

gksix 发表于 2016-7-24 19:39:56








  阅读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回答4、5题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4、选出对诗句解释不合理的一项( D )
  A."乐天"是白居易的字。元稹与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在唐代文学史上有"元白"之称。
  B."幢幢"是指昏暗不明的样子,"残灯"是说灯失去了光焰,作者在此暗示了自己的心境。
  C."谪九江"是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一事,可见此诗是在《琵琶行》之前写的。
  D."暗风"和"寒窗" 只是交待了写这首诗时的自然景色的时间特征。
  5、选出对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B )
  A.诗中"残"、"暗"、"寒"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作者以哀景写哀情,情与景融为一体。
  B."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传神,白居易曾写有"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说明此次白居易是在病重时接到这个消息的,且非常吃惊。
  C."暗风吹雨入寒窗"一句是作者借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听到白居易被贬之事后的复杂情感,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听了琵琶声之后,写出了"唯见江心秋月白"异曲同工。
  D.本诗情景交融,形神俱有,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阅读刘禹锡《石头城》,回答6题
  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归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6、选出解说不合理的一项( C )
  A."石头城"即今天的南京市,六朝时均建都于此,称之为"金陵",由此可推断《石头城》为怀古之作。
  B."空城"的空给人冷落荒凉之感,"寂寞回"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这里指"潮水"。
  C.三、四句中"女墙"指较矮的城垛,这两句描述了淮水东边的月亮曾经照过非常荒凉的古城,今夜又照在久已残破的古城上,通过比较说明昔不如今。
  D.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到带有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
  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回答7、8题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对这首词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首句十四字,写作者寻觅排遣愁的景色,遇到的冷冷清清的环境,结果心里更加凄惨、悲戚了。
  B."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气候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安宁。
  C."独自怎生得黑"写她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说时光真正难熬。
  D."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她无法把愁绪排遣的苦况。
  8、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半阕写词人无法排遣愁绪,借酒消愁愁更愁的苦况。
  B.上半阕以见"旧时相识"的雁飞过,勾起了对往日的怀念,更增添了伤心的程度。
  C.下半阕写黄花堆积,自己无心去采摘,细雨打着梧桐,无心去听,有如朱自清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同样的孤寂的心情。
  D.作者如实地写个人的遭遇和心情,她个人的惨况又有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根源,因而又蕴含着对时代的悲叹,从而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gkone 发表于 2016-7-24 19:56:55








  阅读辛弃疾《鹧鸪天》回答9、10题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9、对这首词中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鹧鸪天》又名《千叶莲》、《于中好》等,是词牌的名称,双调,按字数多少有人把它作为小令。
  B.上半阕中,"嫩芽"、"蚕种"、"细草"、"寒林"都是在点染早春的乡村景象。
  C."斜日"是说晨辉斜照,"暮鸦" 即黄昏的乌鸦,一早一晚,另有情趣。
  D."城中桃李愁风雨",用了拟人修辞格,"愁"字用得格外传神,意动用法。
  10、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词的上半阕是一首七言律,着意写景;词的下半阕由景及人,使词有生气、灵性。
  B."城中桃李愁风雨"和辛弃疾的《摸鱼儿》里的"匆匆春又去"表达的情感一致,都是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苦。
  C."春在溪头荠菜花"一句,作者由悲苦转到寄于希望。这希望是由作者在乡村中看到的劳动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
  D.这首词写得有起有伏有波澜,中间虽有悲苦之音,但从首尾看基调是愉快的,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1、12题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0.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起句写月缺桐疏,夜深人静,这初静、微明的环境是为幽人、孤鸿安排的。
  B.词的上阕中,"缺月"、"疏桐"、"静"、"幽"、"独"、"缥缈"、"孤"等词反映了作者当时感到苍茫大地身无所寄的惆怅心境。
  C."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是说人鸿互惊,相顾却不能体察各自的隐恨深愁。
  D."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写孤鸿甘愿栖于卑湿的沙洲而不栖于高处寒枝之上,这是作者品格的寄托。与"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的笔法相似。
  21.这首词写鸿见人,人见鸿,而人与鸿几乎无间。托鸿以见人,正是作者用意所在。从托物寄意的角度看,下面几首词中哪首的写法与本词意景相似( B )
  A.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声人起。(秦观)
  B.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去、飘然羁旅!(陆游)
  C.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D.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

gkfour 发表于 2016-7-24 21:06:12








  五、《阁夜》鉴赏阅读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解】①岁暮:冬季。②景,景通影。③霁:念jì,雨雪停止。④星河:银河。⑤卧龙跃马:诸葛亮、公孙述。西晋左思《蜀都赋》言:"公孙跃马而称帝。"⑥漫:任便。⑦渔樵qiáo ⑧天涯 :这里指 夔州 。⑨寂寥 liáo:稀少。
  【翻译】冬天的的时光越来越短暂,夔州满天的霜雪在寒冷的夜晚停歇。(感觉更加凄清)。拂晓,美丽的星河里的星星的倒影,在美丽的三峡里漂摇不定。可是啊,天刚亮,军营里就响起了悲壮的鼓角声。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好多地方,渔民、樵夫唱起了悲伤的民歌。可惜啊,象卧龙、跃马那样的人都死了。战乱中,人与人的交情、音信都突然间消失了,但我哪里来得及考虑啊?任它消失去吧。
  练习:
  一、概括全诗内容:
  答:前四句都在写阁夜看到的战乱凄凉的景象,后四句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或表达诗人伤时感世的情怀)。
  二、全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阁夜看到的战乱的凄凉景象和动荡不安时局的描写,极力渲染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达作者对战乱的厌恶,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同情,对国家民族前途的优虑(或表达作者伤时感世的情怀)。
  三、全诗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一)①②句描写时光短促,景象的凄凉,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人生短促,一事无成的悲凉心情。采用正面烘托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二)①④句描写战乱频繁与美丽的大好河山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现战乱的悲惨景象,表达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与欣赏美景的矛盾痛苦的心情。采用对比手法
  (三)"五更鼓角声悲壮"写鼓角之声从侧面烘托夔州一带的的不太平。采用侧面描写的表达方式,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四)⑦句"卧龙"采用借代的修辞,"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的典故,说明没有诸葛亮这样的人物谁能收拾战乱的残局?公孙述是贤是愚作者不加评判,但可以肯定是由他们让人联想到战乱的现实,表达作者对战乱时局的忧虑又无奈的矛盾疼苦心情。
  (五)⑧句直抒伤时感事的无奈情怀,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语文诗歌选修之《蜀相》与《书愤》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