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知识点: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2006年10月22日,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
1、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被迫长征。
2、简况: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经11省,行程2.5万里,重大事件: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的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的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整个追剿计划;强渡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
3、遵义会议:①、1935年1月,②、内容; ③、意义。
4、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传奇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5、启发:长征精神是一种坚定革命信念、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实事求是、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的精神。长征精神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中仍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上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下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对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极大帮助。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八荣八辱”正是长征精神的最好体现。
中国富
豪学历也不高 个人素养最重要
更多高考资讯及备考资料在》 》
新东方网高考频道
更多新东方学校高考课程在
》 》
报班通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