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洋务思潮高考历史考点
南京
兰州
昆明
济南
深圳
沈阳
鞍山
大连
福州
佛山
贵阳
黄石
荆州
吉林
内蒙
洛阳
宜昌
湘潭
襄樊
新疆
无锡
唐山
镇江
河北
南通
株洲
南宁
南昌
新东方网整理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本系列为中国近现代史高考历史考点整合,每篇文章都详细列明中国近代史该知识点需要大家掌握的内容。更多高考备考资料在:gaokao.xdf.cn。
洋务思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形势。
2、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3、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西学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4、目的:巩固清政府统治
5、实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
6.评价: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最新]
华北空军招飞50人10月北京初选
[盘点]
盘点中国十大体育明星大学生
[辅导]
语文字音字词病句文言文知识点
[复习]
高考英语词汇语法每日一学
[志愿]
新东方高考数据库:院校+专业
[试题]
北京四中往年月考试题汇总
[经验]
高三生熬夜没必要影响效率
[家长]
家教的核心在做人做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