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中国近代史之新文化运动
南京
兰州
昆明
济南
深圳
沈阳
鞍山
大连
福州
佛山
贵阳
黄石
荆州
吉林
内蒙
洛阳
宜昌
湘潭
襄樊
新疆
无锡
唐山
镇江
河北
南通
株洲
南宁
南昌
新东方网整理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本系列为中国近现代史高考历史考点整合,每篇文章都详细列明中国近代史该知识点需要大家掌握的内容。更多高考备考资料在:gaokao.xdf.cn。
新文化运动
1、背景:
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加剧。
②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③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
行民主政治。
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⑤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政治革命的局限性和思想革命重要性
2、实质:延续了救亡图存的主题,是一场资产阶级反专制、要
求民主科学的思想文化运动。
3.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鲁迅,李大钊,胡适
(1)陈独秀:
① 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运动开始
②《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文学革命开始
(2)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新体诗的推行者
(3)蔡元培:1917年担任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百家
争鸣”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
(4)鲁迅:1918年: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2、前期:
①倡导民主和科学(核心),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鲁迅的《狂人日记》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3、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①性质:新文化运动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②积极性: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最主要影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先进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也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最新]
华北空军招飞50人10月北京初选
[盘点]
盘点中国十大体育明星大学生
[辅导]
语文字音字词病句文言文知识点
[复习]
高考英语词汇语法每日一学
[志愿]
新东方高考数据库:院校+专业
[试题]
北京四中往年月考试题汇总
[经验]
高三生熬夜没必要影响效率
[家长]
家教的核心在做人做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