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练习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素能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西藏日报》载文指出,伟大的成就揭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新西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改革开放,西藏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西藏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依据知识判断可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可见①②表述错误。结合材料可知③④是对题干的正确认识。
2.对于民族自治机关,正确的认识是
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 ②是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
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权力广泛 ④依法行使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民族自治机关包括人大和政府,而不仅仅是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因而①错误,②正确;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③④正确。
3.2009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5周年,《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正确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等同于一般地方行政区域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D.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民族自治地方不同于一般地方行政区域,其具有双重职权,香港、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所以A、B、C三项表述错误,应予以排除。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选D项。
4.(2010 海口高一检测)据统计,目前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这表明
A.各民族已实现了完全的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C.少数民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权利
D.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选B。分析概括材料可以发现,材料中的数据反映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A、C两项错误,各民族在政治权利上实现了平等,但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我们对少数民族采取的一些特殊政策是为了让少数民族平等地享有权利,并不意味着少数民族享有特殊权利。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题干未涉及这一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5.新中国成立60年来,坚实制度催生巨大飞跃——民族区域自治以其不竭的制度动力,创造了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推动各民族在创建美好生活、奔向美好明天的征程上迈出新的步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①适合我国国情
②由“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决定
③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决定
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