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2届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29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外国人没有理由看不起中国人和中国文化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国的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所起的积极作用
解析:解答此题应注意审题,题目要求是“主要说明”。A项不符合题干要求。B、D两项尽管材料能体现但不是“主要的”。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只有C项最符合题干要求,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案:C
2.全国道德模范王乐义始终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他靠诚信带领乡亲们发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这种美德
①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③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③错误,诚信不能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①②④正确,故选C。
答案:C
3.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共产党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D.中国共产党能始终坚持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解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代表,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先进性决定的,所以C正确。A、B选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C
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解析:此题属于考查基础知识。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所以选择A,其余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A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②③④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都正确,选择D。
答案:D
6.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所以选择B。
答案:B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培养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是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故本题选A项。
答案:A
8.《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繁荣农村文化提出了三点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农村文化建设全过程。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
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
④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要注意从其重要性等角度考虑。①②③④的说法均符合题意。
答案:D
9.某村有一“风水宝地”,村民担心耕种会带来灾祸。村干部不信,带头承包了“风水宝地”,不仅没有遭灾,反而获得了可观的收入。针对上述情况,当地政府应该
A.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
D.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解析:关于该“风水宝地”的正反两方面的认识及不同结果,充分说明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因此选B项。其他选项均非题旨。
答案:B
10.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以下选项中属于发展科学技术的有
①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②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
③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科学技术的具体措施。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①②③属于发展科学技术的具体措施。④不应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属于科学技术的范围。
答案:A
11.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达百万余人,其中青少年居多。由此可见
①国家必须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②要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③要在全体人民中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
④要开展“送温暖工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政治生活中国家职能等知识点,具有一定综合性。吸毒青年之所以吸毒是思想道德因素作用的结果,与“送温暖”无关,④应排除。①②③分别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角度进行分析,均正确,因此选A。
答案:A
《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据此回答12~13题。
12.只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良好的文明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才能逐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表明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B.提供物质基础
C.提供政治保障 D.提供社会支撑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故只有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13.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使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关系的建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表明
A.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B.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鼓励创新
D.我们应该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解析:只有对先进文化进行传播和建设,才能使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所以D项符合题干要求,A、B、C三项本身正确,但不是题干所表明的内容。
答案:D
14.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
A.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D.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解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所以应选择D。
答案:D
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这是因为
①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③人才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此题用排除法,③说法是错误的,排除,故选B。
答案:B
1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把________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发展文化产业 B.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C.繁荣文化市场 D.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解析:此题属于考查基础知识。教材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所以正确选项是B,其余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7.近年来,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公益性活动等。这体现了
A.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
B.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解析:材料中列举了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是亿万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所以B正确。A、C、D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8.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是
①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②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③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
④考上名牌大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④错误,首先排除。①②③都正确,故选B。
答案:B
二、非选择题(28分)
19.建国60年来,新中国文化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了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回答时需要联系材料,学生实际并依据教材理论知识归纳总结。可以坚持马克思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等方面分析。
答案:(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积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不断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4)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文 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