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知识点]中国经济体制名师课件2
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生产目的不再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而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成员之间不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是平等劳动、走向共同富裕的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上午要求,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⑴、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量、质);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⑵、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①、公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居优势.这不是简单的数量上、分布上的优势,它是指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上可以有所差别;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在于国有资产在布局的面面俱到
②、思考:长期以来人们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是怎样认识的? 这种认识在理论上为什么是错误的?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就是公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居优势.这不仅是数量上、分布上的优势,还要在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产业上要占优势. 要使国有资产在布局的面面俱到。
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把“一大、二公、三纯”作为评价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是否合理的标准,背离了生产力标准;同时,它把所有制性质与所有制实现形式即把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混为一谈。因而,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⑴、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它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
⑵、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⑶、思考:长期以来人们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怎样认识的? 这种认为什么是错误的?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国有经济要在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产业上要占优势. 要使国有资产在布局的面面俱到。
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把“一大、二公、三纯”作为评价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是否合理的标准,背离了生产力标准;同时,它把所有制性质与所有制实现形式即把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混为一谈,使公有制实现形式单一化。因而,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4、集体经济
⑴、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
⑵、集体经济的特点和作用。(略)
⑶、目前,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5、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这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分页标题#e#
难点突破
▲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本的组织和运营方式。同一种所有制可采用不同的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采用同一种实现形式
▲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和劳动群众集体占有。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在公有制前提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公有制是本质属性,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公有制的具体体现。。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侧重于就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成分比例上讲的,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则是侧重于就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而言。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保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最主要的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关键部门和关键领域居支配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支配作用。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上、分布上的优势.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意义和必要性)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促进公有制与市场济相结合的重要条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是深化国企改革、实现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
随着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股份制的正确认识
股份制就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姓“公”还是姓“私”.
在股份制企业中,只要公有资本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同时还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因此要大胆利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股份制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合作制也可以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股份合作制是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应大力提倡和鼓励。
课堂练习与思考1
辨析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指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占支配地位。
▲这种认识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是不相符的。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而不是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占支配地位。否则,将不利于其它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
课堂练习与思考2
辨析简答题: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参考答案
(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要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3)、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少一些,(况且还有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