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6-27 12:07:41

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综《考试说明解读》与备考策略

2007年普通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的规定,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坚持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发扬高考命题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思路,贯彻了新课改精神,落实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新课程特点。
  政治
  一、特点与变化
  1.从命题指导思想看:更注重能力考查、贯彻选择性原则和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2.从考试内容看:命题依据新课程标准,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
  3.从考核目标看: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具体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强调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强调了对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4.从考试范围看:包括新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以及时事政治内容。必考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的内容,以及时事政治内容;选考内容为“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两个模块的内容。
  5.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240分。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其中,第I卷全部为必考题;第II卷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采用答题纸,试题与答卷分离。
  全卷政治满分为84分。其中,第I卷共9小题36分;第II卷必考题有1小题为25分(政治单科题),有1小题为13分(三科综合题),共38分;第II卷选考题共2小题,限选1道题,共10分;全选者按前面的小题判卷。
  必考题部分全部根据必考内容命题,政治必考题的分值比重约占36%。选考题部分全部根据选考内容命题,所有选考题均不跨学科或跨选考模块命题。
  6.从题型示例和参考试卷看:都体现着上述命题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内容范围。
  二、备考策略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把握新课程高考命题的目标内容和思路特点;正确处理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的关系;把握生活主题和社会热门话题;注重联系实际,恰当的把握现实热点问题。既要注重具有全局性、长效性的重大现实问题;更要突出本土化和区域性的重大现实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文化等)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
  历史
  一、特点与变化
  1.命题指导思想
  (1)既体现新课程理念又保证高考的平稳过渡。在体现新课程理念方面,考试说明中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如题型示例的11题,本题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景,通过对考生依据科学的价值标准辨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并对有关历史问题和观点进行质疑、批判与探究,以及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观点、方法与技能,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审视或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考查,将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特别指出的是,该题尤其较好地体现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2)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符合新课程的学习基本要求,即注重学习过程而非强调学习结果,注重学习能力创新而非机械记忆,同时避免新课程下教材多元化给命题带来的弊端。贴近生活,联系历史,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题型示例的第14题,突破了一标多本的限制,其重点是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观点、方法与技能,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全面审视、探讨或尝试解决社会生活(或自然环境)中的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体现多样选择性。新课程改革增加了选修课程,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体现历史学科知识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007高考命题增加了选考内容,要求考生在选修课程的3个模块中选做1道题目,增加了考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也体现了人才发展的个性化要求。
  2.考核目标与要求在遵循《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要求同时,又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创新意识。具体表现有:
  (1)“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的第Ⅱ条,“要求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重要信息,理解和分析问题。”,强调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查,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2)“论证和探讨问题”目标的第Ⅰ条,“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强调了对考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要求,符合时代要求和潮流,也体现了教育的终极目标。
  3.考试范围
  (1)汲取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要求,即《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
  (2)根据教育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历史》中关于“实验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选考的模块和专题”的指导精神,结合山东省历史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确定2007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历史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三个模块的内容。
  4.试卷结构
  在试卷结构上,较以往有比较大的改变。第一,选择题由原来全国文科综合的35道改为25道,减少了10道。历史学科由原来的12道题减至8道题。非选择题由原来的4道题增加至7道题,(即,从政史地共8个选考题中,在不得出现学科零选择的前提下从中任意选做3道题目。)历史学科多了1道选做题。第二,采用答题纸,试题与答卷分离。
  二、备考策略
  精心解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找出其中的新特点、新变化,明了这一变化对复习备考的导向作用。注重知识细节的挖掘,准确把握知识的度和方向;必须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但同时又要注意处理好与“传统题目”的关系。科学的应对选修课程的选择和复习。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
  地理
  一、特点与变化
  1.从命题指导思想看,突出了以下几点:
  (1)既体现新课程理念又保证高考的平稳过渡。在体现新课程理念方面,考试说明中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更注重能力考查、贯彻选择性原则和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在“新课程的理念”与“高考的平稳过渡”中寻找平衡点。
  (2)“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既注意体现共同基础性,也注意体现多样选择性,注重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继承与创新,奠定了本次考试的基调。
  (3)用“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来体现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突破现行的多版本教材的限制,求得考试效能和公平。
  2.从考试内容及要求看,主要有以下变化:
  (1)“考核目标与要求”将三学科考核目标整合,列表分层次呈现,突出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综合性特点。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文综地理考试范围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教与考的一致性,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
  (3)鉴于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考试说明中明确了“将会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复习备考。
  (4)选考“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体现了选择性特点。
  3.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来看,异同点可归纳为:
  (1)本试卷的一大特色是“超量给题,限量做题”。选做题的出现使试卷加长、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但从样题来看,学生实际所做题量与原文科综合能力题量基本持平。
  (2)采用答题纸,试题与答卷分离。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答题,为大型考试中首次出现。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常用这种形式,所以学生应该并不陌生,只是需要强调规范。
  (3)试卷总分值减少、但主客观题的分值比例变化不大。试卷满分为240分,第II卷变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全卷地理满分为78分。其中,第I卷共8小题32分;第II卷必考题有1小题为25分(地理单科题),有1小题为11(三科综合题),共34分;第II卷选考题共3小题,限选1道题,共10分;全选者按前面的小题判卷。,选考题即不跨学科也不跨选考模块命题。
  二、备考策略
  结合学科特点,深入理解命题指导思想,明确考试目标和范围、熟悉考试形式和结构。要注意与新课标和高中内容的衔接。注意加强学生长卷阅读训练和利用答题纸规范答题训练,以适应快速选择答题,减少不规范的错误。研究性学习“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山东省文综考试说明中的样题示例部分有所体现,需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济南市教学研究室刘廷祥 段进生 宁伟 程菊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综《考试说明解读》与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