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时政:留守儿童问题成两会热点
今年全国“两会”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仍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全国人大代表裴昌彩建议,应更好发挥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作用,共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全国人大代表李勤建议,企业可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孩子的入学问题作为招工的一项福利,积极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入学。
全国政协委员张静建议,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设立公益岗或聘请专业社工,为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服务,并将农村留守儿童社区关爱服务试点项目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到服务项目中。全国政协委员严琦呼吁,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带来了《关于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提案。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永新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办法更多的是从社会环境、政府责任、学校教育的角度提出。其实,造成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是父母外出务工,那么要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把家庭责任和家长义务作为先决条件。
留守儿童问题看上去是教育问题,在根本上是一个经济现象,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打工大潮而产生的。数量庞大、范围覆盖全国,如果其健康成长问题得不到重视并从根本上获得解决,足以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为此,孩子成长过程中,在经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不可缺的部分。父母是孩子教育、身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这是无可取代的。也就是说,教育、保护留守儿童的首要责任在于家庭,父母要切实担起责任,不能轻易将对孩子的教育权、监护权转让给其他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