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27 08:23:04

关于清明节踏青的诗(作文素材)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

gkfour 发表于 2016-7-27 09:13:49

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这时,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从我记事开始,每年清明节的这一天,母亲就让我换上军色的春装,带着纸钱,领着我上坟去。
   我们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担山,那儿离我家很远,要转好几道车。记得小时候,我总是很高兴去上坟,因为母亲在坟前一烧纸钱,就管不着我了,我便满山遍野地到处玩,直到母亲把我拖上车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去上坟不再又玩又闹了,而是逐个逐个地观察每一座坟。有一次我发现在一座破烂不堪的坟前,从来没有纸钱烧过的痕迹,我很奇怪,就弯下腰,仔细辨认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着什么“生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斗”,而且他还是个外乡人哩!咦,他应该埋在烈士墓园吧!为什么上面没有一个亲属的名字?
   我带着疑问跑去好奇地告诉母亲,母亲没有抬头,只是缓缓地说:“唉!你拿些纸钱去为他上坟吧!”我接过了母亲递来的一叠纸钱。走到了他墓前,一边往火里扔纸钱,一边喃喃地说:“从来没有人来为您上过坟,您一定很寂寞吧,我虽然不知道您叫什么,也不认识您,但您当年一定是个功臣,如今尸骨却流落他乡,我为您烧一些纸钱吧……”这时,一双手温和地扶住了我的双肩,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母亲,她轻轻从我手中拿了一些纸钱,扔向火中,纸钱打着旋落在火中,一张,两张、四张……
   今年又到清明了,由于母亲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她不能上坟了,而我一个人去她又不放心。于是我们就在室外烧纸钱,母亲扔一些纸钱就说:“爹!您接着吧!小远(我的舅舅)拿着……”
   纸钱只剩下最后一叠时,母亲把它递给我说:“小咏,你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烧吧,唉!没人给他上坟怪可怜的。”……火光映着我的脸,我在心里说:“安息吧!明年清明节时,我一定为您去上坟!”一阵风吹了过来,把纸钱烧过的灰烬吹走了……
   今年又逢清明节。
        编辑:张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清明节踏青的诗(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