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28 13:26:43

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习俗

  「名言」
          习俗就是对一切都司这见惯。——奥索尼乌斯
          习俗先于一切法律,自然胜过一切艺术。——丹尼尔
          习俗是另一种天性。——盖仑
          习俗是人生的伟大的向导。——休姆
          习俗是最好的主人。——西塞罗
          习俗提供了伦理学所依存的唯一基础。——克鲁奇
          一个好的习俗比法律更可靠。——欧里庇得斯
          习俗是聪明人的瘟疫,傻瓜的偶像。——英国
          世界各地的根学蒂固的习俗,都是人类进步的障碍。——穆勒
          人性所厌恶的,习俗却偏将它们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洛克
          习俗的权威是无边的。——绪儒斯
          习俗使我们顺从一切。——伯克
          人的行为烽举止无不受习俗的制约。——皮浪
          长期形成的习俗不是轻易可以破除的;谁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结果往往徒劳无益。——塞 约翰逊
          「事实」
          寒食节:介子推:忠诚、付出、同患难而不求同富贵:做人的道德
          清明节:祭祖,对先人的缅怀、追思,饮水思源,感恩
          踏青:亲近土地、与自然紧密接触、感受自然美
          上巳节:水边饮宴,郊外踏青
          端午节:纪念屈原:忠君爱国,志向高洁,为理想而献身。
          活动:赛龙舟、粽子、佩香囊……;庆典、才艺展示:联络感情、释放心情。
          重阳节:登高望远、游子思乡:亲情、故乡之情
          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腊八粥、长寿面:祈望五谷丰登,祈盼健康长寿: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尊重,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祝愿。
          春节: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梦粱录》卷六:“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尴,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租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万历嘉兴府志》:“腊月,乡人以朱墨涂面,跳舞于市,行古傩礼。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辞岁”,置、送“压岁钱”之习俗。《燕京岁时记》:“凡除夕,蟒袍补褂走竭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竭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编辑推荐
          >>高考母亲节献礼:高考关于母亲的优秀作文(汇总)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与范文:中国梦话题汇总
          >>2013年高考语文备考:高考作文素材精粹
          >>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毅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