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智康:2016年北京高考文综试题解析
2016北京高考历史试题解析——今年历史究竟难不难?今天上午考试一结束,微信朋友圈便炸了锅,学生们纷纷吐槽大综合的高考题,甚至学生们都开着明天端午节一起去投江的玩笑,总之千言万语都能用一个字概括:难!!!
怀着一颗忐忑的心,一拿到试卷我便从头到尾细细做了一遍,做完后却有另一种感觉,那就是其实今年的北京高考历史题目首先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其知识点分布、材料搭配、思路导向都处于中规中矩的状态,但是本次高考新颖的题型与火热的时事热点却会让学生陷入一种极端的不适应,特别是本次文综高考题在命题思路方面其实与今年各城区一模、二模题目存在较大偏差,使学生们感觉上课时老师们教授的很多答题法与应试思路瞬间颇无用武之地,再结合走上高考考场的后产生的那种紧张压迫感,很多孩子会对题目感到一种强烈陌生感,从而在答题过程中犹豫迷茫,难以着手,从而造成题目难、思路偏的错误感受。
为什么孩子们认为今年文综比往年难得多?
1、全国卷导向:
孩子们感觉难首先因为今年的北京高考文综愈发向全国卷的方向靠拢,这与近年来的全国高考政策有重大关联。今年全国8个省市重新恢复高考全国卷,北京、上海等地区虽然尚能保持着地方自主命题的方式,但是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重大压力,也不得不向全国卷的命题习惯汲取经验,这是很多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始料未及的。由于北京卷与全国卷以往存在的重大差异,老师们大都不鼓励程度一般的北京孩子轻易接受全国卷做题思路的引导,因此很多同学会感觉到本次做题过程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用孩子的话说就是题目出得“坑爹”或者“恶心”。
2、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近两年高考一直在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性,其实这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种矛盾。背诵不熟、考点冷门其实并非等因素其实并不是高考文综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真正原因在于,高考文科命题组在命题过程中就在题目中设置层层陷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各类不符合要求标准的学生加以淘汰。
以选择题为例,熟记知识点首先最为重要,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那么连选择题的关键词和限定条件都难以把握,但是我们就算将书上的所有知识全部烂熟于心,往往还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选择题经常我们能够通过我们扎实的基础排除两个错误答案,但是却在另两个选项中犹豫,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孩子们在基础之外必须掌握的一点--能力!所谓的历史能力,其实是一种在长期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历史敏锐性与政治敏感度。这种能力同时要在三年的高中历史学习中受到课内传达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陶冶。通过扎实的课内基础、开阔的课外眼界、丰富的阅历反思与充分的做题经验四者结合让孩子自己形成一种三观正、逻辑强的学习与答题习惯,从而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在超出课内所学的材料型题目中,可以瞬间把握出题人的出题意图,采用“移花接木”等方法照葫芦画瓢,对材料进行史论结合、深度适宜的概括,方能经受住考验,进一步跨过迷惑性极强的"套中套"陷阱。
但是很多孩子选择文科,往往是因为畏惧理科的难度,在高二期间作出的决定。但是在高一必修学习中甚至初中学习中,并没有形成一种对于历史的真正总体把握。甚至很多孩子孩子在高三甚至一模之后才开始重视起文综学科,开始临阵磨枪,对于此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强的我们可以通过短期知识点的恶补使成绩明显提升,但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即使付出极大努力,也往往会发现学习会存在一个明显的瓶颈,而近年的很多题目正通过了一种条件限定的方式,使书上的学习内容在题目材料的条件下成为了错误选项,从而可以淘汰很多读死书的孩子,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会感觉本次高考很多题目无所适从的原因。
为什么我认为其实今年历史并不难?
自13年来,历史开始陷入了一个唯材料论的怪圈,官方一直在声明命题难度越来越小,但是其实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这种命题方式其实反而对很多孩子是另一种难度。很多中下游学校的授课老师由于能力所限,并不能够给孩子以思维方面的正确引导,只能用传统复习方式不断强化孩子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这种方式往往非但不能够使孩子适应近年的题型,反而更容易使孩子踏入死记硬背的陷阱。让很多历史学习并没下多大功夫的孩子超越,同时分数波动性极大,结果就是孩子们学得茫然,老师们教的更茫然。
但是今年的题目可以很明显看出,每道题都出而有据。选择题除16题东西方文化交流、17题商业标语与革命思潮、19题中国思想近代化三道题之外,其余全部是与课内关联性极强的基础性题目,只有有着扎实的课内知识体系,选择题取得较高正确率其实并不难。今年并没有一模、二模各城区因为15年前车之鉴而争相模仿的史学素养题,也没有迷惑性与难度极大的逻辑史学思维题,对于真正付出努力,踏实学习的孩子们来说,其实是有优势的。
今年高考的大题同样秉承了近年来的命题特色,在迷惑性极强的材料中隐含着朴实无华的核心信息。36题第(1)问需要学生概括关于中西方古代思想教育方面的相同点,我们以课内思路为纲,对材料进行分层逐条概括即可,只需要注意作答比较类设问题目的正确格式。
第(2)问是我们在模考中不断练习的中国近代史进步线,只不过蒙上了个近代教育的面纱。我们重点抓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几个要点,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牢牢把控住,注意按照逻辑格式分时间段作答,注意联系材料与最终趋势总结即可。
第40题(1)小题其实是16年海淀一模选择题第12题的延伸,其实在试卷分析过程中,作为今年古代史方面的考试第一热点,很多老师都会仔细在分析该题目时充分进行背景介绍与深度挖掘。全北京各个城区基本都是以海淀区试题作为标杆导向。相信绝大多数孩子在这道题都不会发生如同一模初遇时的完全不知所措,我们只需要对题目进行比较分析,并且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线与尊卑等级观念与部分材料体现和课外延伸,这道题目也可以迎刃而解。
因此从诸多方面来看,其实本次高考历史题目回归了重基础测能力的传统思路,对于孩子扎实程度与思维开阔程度都有较为客观的检测。同时这套题再次体现了对于学生分析能力与史学素养的极高要求,再次告诉我们文综学习并非一蹴而就,文综没有百试百灵的万能模板,也没有速战速决的提分神技。孩子们与家长们对于史、地、政三科的认知程度还停留在20年前,仍然以为文综就是一门"背背就能拿高分的学科",殊不知"理科考智商,文科考情商",而这种对问题的准确认知的能力,需要对相关内容的长期关注与对课程学习的反复训练,这一直是全国学生们文科学习的痛点。
书好背,能力难备。知识好学,文化难懂。希望还在备战高考的高中文科学子们可以放下对历史科目的轻视,真正踏下心来,扎实下来,首先做到课内知识无懈可击,再进一步突破深度挖掘深度内涵的藩篱,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能真正掌握到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从而在越来越活、越来越细的高考历史考试中避免茫然,抛却懵懂。这扇门,只能自己去推!
下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