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4 04:14:03

2008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认识论》

  1、(2008全国卷Ⅱ29).“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
  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2、(2008广东文科基础试题18).我国政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如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体现了( )
  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3、(2008北京文综31).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向 ②理性认识必然推动实践的发展
  ③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科学理论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回答。
  4、(2008山东卷2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5、(2008广东文科基础试题16).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察搜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实验证实组合的结果。这蕴涵的哲理是( )
  A.认识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采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回答28--29题。
  6、(2008四川卷28).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
  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
  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2008四川卷29).在维生素摄入问题上应有的科学态度是( )
  A.根据身体需要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B.根据别人经验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C.根据个人感受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D.根据最新研究报告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8、(2008四川延考卷30).由抗生素的发现、应用和不断升级,到研制新一代抗生素的探索,同时重新寻找健康和自然的疗法,人类为战胜病菌引起的疾病所作的努力表明( )
  ①实践为认识创造出崭新的工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②实践不断地为认识提出新的课题,推动认识发展
  ③认识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发展过程
  ④认识的过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上升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08天津卷29).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中国人民热切期盼的盛事。漫画《情有独钟》蕴含的哲理是( )
  ①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②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 ④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和诸多方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目前我国每天都要产生大量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触目惊心。为此国务院出台了“限塑令”,国家发改委拟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业目录;财税部门将制定税收政策,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回答
  10、(2008天津卷33).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实践提供认识的工具和手段
  ③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④认识的获得都必须亲身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工商机关高度重视市场的食品质量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创新食品质量监管方式,如实行安全分类监管、食品市场准入等,降低了食品违法案件数量。回答
  11、(2008重庆卷25).监管方式创新属于( )
  ①认识创新 ②制度创新
  ③实践创新 ④思维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C.③④
  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少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选编自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回答
  12、(2008重庆卷30).大人与小孩对同一幢房子有不同理解,这是由于( )
  A.认识对实践具有依赖性 B.实践与认识具有差异性
  C.实践与认识具有一致性 D.实践水平决定认识水平
  13、(2008广东政治卷23).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14、(2008江苏政治卷3I).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 )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③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gksix 发表于 2016-7-4 05:42:33

  15、(2008广东政治卷24).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
  16、(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9).“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廪实(仓廪:仓库)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
  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生产
  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
  17、(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15).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
  A. 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 真理与谬误是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18、(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22).(不定项)中国改革开放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由理论派生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C.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
  19、(2008江苏政治卷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20、(2008全国卷Ⅰ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10分)
  21、(2008全国卷Ⅱ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竞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套主义的宝责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套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
  注: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营业盈余指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
  据统计,l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是企业利润的2.4倍,到2005年降到了0.43倍;l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4.3%,到2006年提高到了21.36%。
  (1)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10分)
  22、(2008北京文综38).(33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分)
  23、(2008宁夏卷39.)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1)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12分)
  24、(2008四川延考卷39)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是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据有关方面研究,黄河断流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趋于干旱、中上游过度用水、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长期以来,黄河管理以防洪治理为主,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2000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8年未断流。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7)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实践与观念创新的辩证关系。(8分)
  25、(2008江苏政治卷35).为调整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例如: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网上公布,约155万网民参加了民意调查。经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国务院于2007年12月16日正式颁布了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2)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gksix 发表于 2016-7-4 06:19:20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C 6.B 7.A 8.C 9.A 10.B 11.C 12.A 13.B 14.D 15.B 16.C 17.C 18.CD 19.C
  20.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解决好吃穿住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6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4分)
  22.①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②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身是否正确,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二者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④如果不坚持实践标准,就会陷入主观主义错误。
  23. 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研究课题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气候评估报告”是科学家在长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并由实践检验而不断发展的,反映了人类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人类对地球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追求和发展真理没有止境。目前人类获得的关于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多气候变暖原因的认识必然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24.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长期以来,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对解决防洪和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由取用”的利用方式造成了下游水资源严重不足甚至断流的负面影响。“生态水”新理念和“以供定需”的用水新思路适应了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及其利用的认识的深化。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认识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生态水”新理念推动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创新,对于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黄河连续8年未断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2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8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