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作文预测主题:经典事例
思辨智慧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指思考和辨析,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这个词源自《礼记》“慎思之,明辨之”,由此可见,思辨精神在中华文明中源远流长,其思维方式是人文关怀兼容逻辑推理,这一点有异于西方纯理性、概念化的归纳和演绎。
思辨是一种精神,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识论,还可以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能力。从哲学上说,指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理论性、概念性的思考;从生活上说,就是我们看待问题或事物,不能简单下结论,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会从不同侧面思考我们面对的问题或看到的现象。高考(微博)作文一般是从生活层面来思考的,只不过在思维过程或论述过程中会用到哲学上的逻辑推理,或者说我们谈的是生活现象和认识事物的方法,但思维本质还是高度抽象化的哲学思考,思辨所涉及到的哲学思考主要是辩证法。
一般而言,思辨就是全面地、辩证地认识事物,进而发现事物的本质。在生活中,事物的表象丰富而复杂,很难做到一览无余,这自然会影响到对事物本质的确定和结果的判断。为此,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情况,进而拨开表象,探究事物的真相。比如人生的形式丰富多彩,怎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呢?不同的人当会有不同的回答,我们若拨开浮云,思考身体和心灵的真实需求,那么答案就会变得简单、清晰得多。又比如什么是富有?我们如果只是看到房子、钞票和金银珠宝,那必然目迷五色,只有明确了人生富有的本质,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有人富贵而内心贫乏,有人困苦却内心充裕。
思辨的基础是辩证法,而辩证的本质是正反,是矛盾,是对话,是发展,所谓物极必反、祸福相依,有舍方有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条条道路通罗马,光明与阴影等等都是其具体的表现。有辩证思想,我们就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变化,生活中就会少犯错误。反之,若不会思辨,就可能会简单地认识和处理事物,看问题也会绝对、片面。像哭婆婆一事,她的儿子一个卖雨伞,一个扇子,因为片面看问题,晴天也哭,雨天也哭,其实只要从另一侧面思考,哭婆婆就会变成笑婆婆。不辩证思考,我们还往往会说过头话,像“必然”“一定”“绝对”等词语就会挂在我们的嘴边。此外,我们会把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事物简单地联系起来,比如说学习勤奋的同学必然成绩优秀等等。
关于思辨,我们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展开分析,得出的结论常常是迥异的,因此我们的思考和分析一定要做到层次清楚,条理清晰,结论明白、有力,只有这样,才算是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分页标题#e#
思辨智慧:经典名言
1.名人名言
行动是必需品,思辨是奢侈品。
——(法)柏格森
没有物体,只有运动。
——(法)柏格森
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德)马克思
贫困教会贫困者一切。
——(古罗马)普拉图斯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一切皆流,对立统一。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春秋)老子
曲则全,枉则直,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春秋)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老子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春秋)老子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春秋)老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老子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春秋)老子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秦)李斯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春秋)老子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
一切以条件、时间和地点为转移。
——(苏)斯大林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
——(苏)列宁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
——(德)尼采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
——(荷兰)斯宾诺莎
我象村里最年轻的人一样年轻,象村里最年迈的人一样年迈。
——(印)泰戈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战国)屈原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战国)孟子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
欲速则不达。
——《论语》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德)克雷洛夫
2.俗语中的辩证法示例
宰相肚里能撑船——有仇不报非君子;
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车到山前必有路——不撞南墙不回头;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条道走到黑;
一个好汉三个帮——靠人不如靠己;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靠衣裳马靠鞍;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开弓没有回头箭;
退一步海阔天空——狭路相逢勇者胜;
出淤泥而不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光阴似箭——度日如年;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一失足成千古恨。
3.富含哲理的成语、诗句示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水滴石穿;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分页标题#e#
思辨智慧:经典事例
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正面回答,却让他们走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要求是选摘一个最好最大的穗。
第一个弟子没走几步,就看见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穗,高兴地摘下来了。但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的那个大,但已经没有机会,只得遗憾地走完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要提醒自己,后边还有更好的。可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边两个弟子的教训。当走过全程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个美丽的穗。虽说,这穗不是田里最好最大的一个,但对他来说,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张黎刚,舍得之美
16年前,当即将得到复旦大学生物系学位时,他退学了。
9年前,当即将获得哈佛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时,他回国了。
8年前,当即将升任搜狐第一个副总裁时,他离职了。
4年前,当6000万资金即将注入e龙网时,他不干了。
这就是张黎刚。在他的人生过程中,几乎一帆风顺,良机无数,如果他选择了其中任何一条路走下去,今天都可能是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但是张黎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如果我按照那些路线走下去,现在可能已经是很强的人,但是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道理,现在的我只能是现在这样,我只是追逐自己的梦想,并没有遗憾。”
永远走出监狱
法国诗人、散文家让·热内,生于1910年的巴黎,7个月大还在襁褓中时被父母遗弃。上小学时因受同学歧视,开始自暴自弃。小学毕业后,15岁那年,他因为偷了一件小东西而被作为盗窃犯送进了儿童教养院,从此发誓要终生行窃,向社会报复。之后,热内走向社会,与流浪汉为伍。18岁时,热内应征入伍,但不久当了逃兵,流浪欧洲,一路行窃,多次被捕坐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几乎蹲遍了欧洲的少儿教养院和拘留所。1942年,热内在狱中开始写作。1945年,35岁的热内开始发表处女作,《鲜花圣母》、《麦瑰的奇迹》和《盛大的葬礼》获得好评。直到1949年,热内的文学成就才得到重视和承认。在萨特等大作家的呼吁下,法国总统颁布特赦令,赦免了热内。热内曾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说,他勤奋写作,是为了“永远地走出监狱”。这个曾是盗窃犯的监狱常客,在1983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大奖。
藤田甘愿做亏本生意
1968年,日本国的藤田先生与美国的油炸食品公司签订了销购300万只刀叉的合同,交货日期渐近,藤田突然发现由于种种原因,根本无法按期交货。藤田在大学是学法律的,对于世界各民族的习俗十分了解。美国油炸食品公司的主管是犹太族人,犹太人视信誉为至宝,如果不能准时交货,藤田将会信誉扫地。经过反复思考,藤田包租了一架波音707飞机,将300万只刀叉空运到芝加哥,虽然在经济上亏损了,但却保住了自己的声誉。
第二年,美国油炸食品公司再次找上门来,向藤田订购了60O万只刀叉。藤田有了第一次的教训。不断加快工作的速度,但是,由于发生了意外的事情,还是重蹈不能如期交货的覆辙。藤田抹去头上的汗水,再次租用波音707飞机,把刀叉空运到芝加哥。
两次交易,两次亏本。
但是,藤田的良好信誉却得到了商界的赞扬。为此,藤田获得了美国麦当劳汉堡包的总销售权。而两次亏本所造成的损失与总销售权给藤田带来的利润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第三只小板凳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唯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去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一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