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作文题:时代感强 发挥空间大
关注社会 紧跟时代 写出真情今年高考作文题有新突破
6月7日,高考第一天。记者采访了北京、天津、辽宁、湖北、广东、新疆、云南等地的语文教师,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进行点评。许多专家表示,归根到底,新课改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训练学生思维,达到杜绝学生死读书的理想状态。今年的作文导向性明确,思路开阔,对于新课改的进一步落实具有现实意义,一定要在学习中关注现实,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既紧连时代脉搏又有很大发挥空间
北京卷要求学生阐述对于中国包揽鹿特丹世乒赛全部金牌的看法。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肖远骑认为,北京作文题有“突破”,既紧连时代脉搏,又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的要求。可以说,今年的作文题目,开放度比往年更大,给了考生一个主动思维的机会,一个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间。
肖远骑说:“我们的教育改革要从课堂教学上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体现了新课标对思维发散性和表达自由性的要求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贾莉认为,今年新课标高考作文以“中国崛起的特点”为话题,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贾莉认为,新课标要通过课堂教学与训练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则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新课标中不管必修还是选修在“表达与交流”这一板块中都在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而这种变化与今年高考作文题目以及基本评分标准紧密结合。
在辽宁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程艳眼里,今年高考作文体现了新课标对思维发散性和表达自由性的要求,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当考生看了作文材料之后,因为有东西可以写会更加自信。考生们只要不教条、不死板,多角度、多思维,确定立意就不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