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28 16:04:57

201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各科试卷全解析

  2011年北京地区高三二模考试已经落下帷幕,此次二模试卷与一模相比有哪些变化呢?到底是一模考试更接近高考试题还是二模呢?带着这些疑问,高考研究中心的老师为高三考生们对2011年北京各区高三二模各科试卷进行全面分析,以下是试卷分析详细内容。
  二模分析:2011年高三二模数学理科试卷整体分析
  首先看一下本次二模考试各区试题的知识点分布和分值情况:
  
  
  分值
  海淀西城东城朝阳
  复数5555
  集合和简易逻辑523524
  函数1055
  数列1810245
  统计505
  不等式和线性规划555
  算法5
  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5555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和平面向量13232318
  概率和随机变量13131323
  导数和定积分14141318
  立体几何24181923
  解析几何18191819
  几何证明选讲5555
  参数方程和极坐标5555

  从表中可以简单看出,朝阳区和东城区对于试卷整体结构的把握尚有一定问题,比如朝阳区在这张试卷当中侧重了概率,随机变量和定积分这些在高考中并不会经常出现的问题,此外缺乏一些必要的知识点,目前的北京市高考侧重于各知识点相对平均出现,不会出现特别多的偏差。海淀和西城的试卷相对比较"规矩",更容易体现高考的能力。当然,我们暂且规避掉东城区教研员因考虑不周而出的那道错误题目。
  各区的8,14,20这三道创新题也能体现命题者的水平,整体而言,目前的20题各区都偏向于简单的竞赛题下放,侧重数学语言时多繁冗,不能简单表达概念,高考的题目一般是在数学概念下自然延伸出一些高等数学的思想,这些和数学竞赛的路子并不十分一致。所以对于高考的压轴题并没有太大的参照价值。
  那么同学们应该怎样看待二模最后的分数呢?
  1.多次测试,准确评估
  一模和二模都有很多张试卷,同学们应该尽可能利用这些试卷进行多次测试,不仅要做试卷,而且要模拟环境,这样得到的结果才尽可能准确。比较方便志愿的填报。
  2.相信失误是一定存在的
  有同学每次考试考完都扼腕叹息,觉得这次有多少不该错的题目,其实每个人做卷子,基本都不可能完全没有失误,所以失误是正常的,应该分析自己失误有没有增多,有没有一些共性的失误是可以避免的,而不是一味责怪自己。
  3.定好目标,该放弃的要放弃
  数学考试在考场上的时间还是很紧迫的,到了二模结束后,不要过于指望成绩能有大的飞跃,而应该认真定制好目标,压轴题该放弃就放弃,不要可惜,拿好每一分应该得到的才是正经。
  4.熟练常规方法
  高考的题目,尤其是解答题,大多数都存在常规的规范的解题步骤,要熟练掌握,以一法破万法。
  5.注意规范答题
  仔细阅读各区的详细评分标准,注意在一些特定地方的得分点,比如函数的定义域,比如概率问题的设等,这些地方不必要的丢分是非常可惜的。
  也不唠叨多少,这么些东西,希望对大家最后四周的冲刺能够起到帮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各科试卷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