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29 23:07:50

800高考生喝“心灵鸡汤”

  :“我相信自己!我能行!我一定成功!”响亮的口号充满斗志,青春的面孔激情昂扬。本报“2011南国健心行动走进校园考前暨就业心理辅导公益活动”现已正式启动,第一场讲座“从容踏上高考路”24日下午在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中部成功举办,现场有学生、老师及家长共800多人听讲。
          帮助考生减压,让他们放下包袱、轻松考试,撷取成功的硕果,是“南国健心行动”的目标之一。本报联合共青团海南省委、12355海南省青少年服务台、海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共同为考生开展义务心理辅导。“从容踏上高考路”的现场专家队伍庞大,主讲嘉宾是国家一级(高级)心理咨询师、海南省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王志康;此外,12355海南省青少年服务台还选派了多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亲临现场,共同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讲座结束之后,仍有很多考生围着心理咨询师们,渴望找到指路的“明灯”。心理咨询师们一对一地为考生解疑答惑,为考生奉上“心灵鸡汤”。
          高考之营养贴士
          高考学子考前需补一补“心灵鸡汤”,同时很多学生及家长也很重视考前营养,为此,本报搜集专家建议,介绍一些有关饮食搭配技巧的知识。
          高考前
          三餐巧安排
          ●早餐吃好
          早餐应吃好,切不可空腹,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晕厥现象。吃好早餐可充足供给大脑必需的能量,对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较好的考试状态具有重要作用。早餐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
          ●午餐吃饱
          午餐是考生一日中主餐。上午体内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消耗很大,午餐应该吃饱吃好,可吃些肉类、鸡蛋等含能量较高的食品,它为午后学习活动做好准备。因此午餐应摄入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
          ●晚餐吃巧
          晚餐应以谷类食物和蔬菜为主,口味清淡易于消化,有利于抗疲劳和养神醒脑。有条件的考生,应尽量在家里吃晚餐。晚餐要清淡,以七八成饱为宜,因为晚餐后能量消耗较少。
          营养食谱仅供参考:
          一、提高记忆食谱:
          早餐:豆沙包、牛奶、五香茶蛋、三丝拌花生(配料为莴笋、胡萝卜、芹菜、煮花生米)
          午餐:番茄菜花(配料为番茄、菜花)、小白菜氽肉丸子(小白菜、里脊肉、蛋清、海米)、红小豆饭(配料为大米、红小豆)
          晚餐:三鲜水饺(配料为猪肉 、大虾、笋)、山药核桃糕(山药、核桃仁、红枣、白糖)。
          二、养神醒脑食谱
          早餐:热狗(面包加小红肠)、粥(配料为水发鱿鱼、蜇皮、鱼片、熟虾肉、油条、大米)
          午餐:什锦焖饭(配料为大米、猪肉、蘑菇、土豆、胡萝卜、白菜)、豆腐鸡蛋汤(配料为豆腐和鸡蛋)
          晚餐:爆炒油麦菜(配料为油麦菜、蒜泥)、排骨汤、饼或米饭。
          个例解答
          个例{1}:
          转移注意力克服“舌尖现象”
          海口四中理科班一名高三学生反映说,自己在考场上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考卷上的试题很眼熟,平时明明会做的,但在考场上就是一时想不起来了。交卷后,出了考场,忽地一下全记起来了,可惜已经晚了。上高三后,由于考试增多,他遇到类似的情形也越来越多,他的情绪非常低落,担心会影响到今年的高考。
          专家支招:类似的现象在课堂上也经常发生。比如说,学生坐在座位上时明明觉得能回答这个问题,冷不丁被老师叫到名字,一紧张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心理学将这种明明记得但在追忆中一时想不起、说不出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舌尖现象”的本质是我们在回忆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遗忘。要想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舌尖现象”,对所学的知识要做到及时复习,不断巩固,防止遗忘。还要学会控制紧张情绪,适应考场上的紧张气氛,适当自我放松。根据记忆状态依存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联想,自觉恢复平日记忆的某些情境,从中寻找回忆的某些线索。比如,在心理上再现上课的教室、黑板、教师的板书、教科书等,从而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线索。一旦出现思维僵化,可以适当转移注意力,先解答其他题目,过一定时间后,可能便会“豁然开朗”。
          个例{2}:
          考前及时调整生物钟
          高三考生家长黄女士称,女儿学习很自觉,成绩也不错,然而,最近看到她的精神特别不好,她是走读生,从学校上完晚自习回家已经是十点多了,还要接着学习,基本上每晚凌晨2点才入睡,早上6点多又起床学习,因为睡眠不足,她吃饭也不香。家长劝说孩子不要“开夜车”,但孩子不听,说上床太早睡不着觉,家长也只好陪着熬,顺便做夜宵给孩子补充营养。“我们担心她这样熬下去,会影响高考发挥,可她就是睡不着,真是可怜极了。”黄女士为此焦急万分。
          专家支招:高考是学生面对人生选择的重大体验,有压力和焦虑是正常的,适当的压力和焦虑对孩子备考、应考都有帮助。家长应该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客观面对压力。
          长期睡眠不足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临到高考要把生物钟调整好。家长可与孩子商量,有意识地调适。白天以高考各科考试时间为标准来安排学习时间,把兴奋点调整到上午9点和下午3点。晚上回家后可继续复习功课,最好在11:30前入睡。先试着晚上提前半个小时睡,慢慢地来调整生物钟。有时睡不着也不用着急,偶尔睡眠不足对智力不会有影响,人在高度紧张时,疲倦感会大大减轻。
          个例{3}:
          摒弃患得患失心理
          高三学生小王倾诉烦恼说,最近模拟考试的成绩忽上忽下,心情也随之患得患失,自信心大受打击。
          专家支招:首先应分析原因,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过于疲劳,还是对自己要求过高;其次,考生临考前不要做太难的卷子,每天只要适当做题,练手即可。可以用一些自我激励式的语言,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次我一定能考好”“我正向自己的目标前进”等,以鼓舞斗志、稳定情绪。
          当情绪变差时,可以采取放松疗法、音乐疗法、阅读疗法转移注意力,或与父母一起散散步,打打羽毛球,以放松身心,减缓压力。多与父母或同学沟通交流,也是减压的有效方法。
          (本文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

gkone 发表于 2016-7-30 00:34:03


          讲座现场
          主讲嘉宾王志康曾多次参与“南国健心行动”,具有丰富的考前心理辅导经验,她谈吐风趣、话语贴心,讲座引起考生共鸣,场内掌声雷动。
          王志康在精彩解答
          改善心态:别把高考看成洪水猛兽
          “在很多学生心目中,高考长着一副苦瓜脸、高考是灸热的火盆、高考是可怕的猛兽……”王志康说,考生能否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将直接影响复习迎考效率和临场发挥。考生所掌握的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是考试成功的硬件,也是成功的基础;而良好的心态是考试成功的软件,也是成功的关键。有实力、心态好,才能成功。越是临近考试,心态调节越显重要。调节心理、优化情绪、激发潜能,以自信从容的心态迎接高考的到来,是成功的基石之一。
          王志康认为,每位考生都要重视高考,却又不应把它看作命运的唯一转折点;不要强迫自己必须成功,不患得患失。要知道,存在即合理,对于老师的期望、家长的唠叨、自己的成绩变化,都要学会坦然面对,欣然接受。
          确定目标:结合自身实力找准位置
          “凭自己的实力,如果只能考上厦门大学,就不要以清华大学为奋斗目标;如果只能考上海南大学,就不要以中山大学为奋斗目标。”王志康说,每位考生都需要清醒地找准自己的位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评估自己的目标,适时调整目标、分解目标。
          王志康说,自信是建立在良好的自我认知和科学的自我设计的基础上的。每位考生都要建立自信心,但并非盲目抬高自己,而是要根据自身实力确定合理目标,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相信自己,才能够超越现在的自己。
          王志康还告诉考生一些提升自信的小方法:一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每天早上高喊几声“我相信自己!我能行!我一定成功!”这样全天都能信心十足;二是要经常微笑,发出内心自信的微笑;三是昂首挺胸,以饱满的精神迎接高考的洗礼。
          化解焦虑:掌握窍门适当宣泄情绪
          很多考生受到考试焦虑的困扰,王志康在引导考生放松心情的同时,还教给考生保持适度焦虑、化解过度焦虑的方法,以及疏解压力、优化情绪的窍门。比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视觉放松等。“大家可用宣泄这种办法来减压。”王志康说,说、喊、哭、唱、写都属于宣泄,比如,向家长、老师、同学倾诉烦恼;在无人处高声呐喊;难过时可以大哭一场;把烦恼写在日记本上……
          王志康还向考生家长们提出以下几个建议:首先是考前少关注,考后莫追问;其次是当你不知道应该如何做时,宁可什么都别做,也千万不要想当然地做;第三是你能给孩子提供的最好环境,就是一切如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800高考生喝“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