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7-29 23:08:44

树立自信,做好高考心理准备 [1]

  保持规律生活、做好生理准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我们将着重探讨如何做好考前心理准备的问题。
       
          在心理辅导和咨询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考生比较注重生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往往忽略了心理准备,或者说心理准备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心理准备应突出三点:保持平常心,树立自信心,拥有快乐心。平常心能使考生形成合理的期望,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制定成绩目标,可以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快乐心能给考生积极的自我暗示,从而克服负面情绪的影响,这有利于考生保持比较好的状态。自信心是考试心理辅导的核心内容,不管是考前,还是考中,甚至是考后,考生都应该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如果缺乏自信,考试成绩可想而知。如何才能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呢?
       
          一、接纳自我,战胜自卑
       
          自信的对立面就是自卑,克服了自卑,也就自信起来了。对于一部分考生来讲,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自卑的问题。考生学习上的自卑感主要来自于学业成绩及能力素质所处的“劣势”。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原因,每次学习成绩排名都比班上其他同学差,或者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素质较其他同学弱一点等,都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种下自卑的种子。当这种意识被多次无意识地强化时,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自卑感。有的考生原来成绩很好,但在几次重大考试中,连续考试失败,自信心受到重创。
       
          在最后冲刺高考的时间里,考生们应该注重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自己在意识中的自我认知,即学会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对自己存在的缺点及劣势,应正确地分析原因,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学习成绩提升起来,要学会接纳这种劣势。否则,将导致更加严重的自卑。还要正确评价自我,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潜能,还有优于其他考生的能力和素质,只是现在没有展现出来而已。
       
          二、合理期望,减轻压力
       
          在考试心理辅导中,我们反复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合理期望。因为期望与压力、焦虑成正相关,期望越高,压力越大,焦虑程度越高。只有保持合理的期望,才能达到比较佳的压力状态,最终形成中等程度的焦虑,这才有利于考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合理期望,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将成绩目标控制在“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内。尤其是要遵循最近发展的规律,通过自己的努力便可达到设置的目标和期望。如果目标和期望设置不合理,便会产生有成就而没有成就感、已经很优秀但总不满足的情况,从而加重心理负担,丧失自信心。另外,考生还可以运用一些方法减轻心理压力,比如运动减压、观念减压、营养减压、音乐减压、幽默减压、洗澡减压法等。

gktwo 发表于 2016-7-30 00:41:55


       
          三、自我训话,增强信心
       
          自我精神训话要领:首先用笔写出自己的五条优点,可以是性格、成绩、外貌等。每条优点均用“我”开头,每句话不得超过五个字。然后大声朗读这五条优点五遍以上,同时加上几句鼓励的话。如,“我很阳光,我很健康,我很诚实,我很开朗,我很自信”,训练时一遍比一遍声音大,一遍比一遍音调高,一遍比一遍有激情,至少朗读五遍,训练后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激情。考生还应注意,最好每天找到自己的五条优点,如果有困难,可以每周找到自己的五条优点,一周内朗读同一个内容。长期坚持下去,一直到考试结束。
       
          四、行为训练,树立自信
       
          行为训练七法:一是穿着得体,面带微笑,挺胸抬头。二是主动与人交往,主动与人打招呼,对人热情。三是加快走路速度。四是欣赏振奋人心的音乐。五是从现在起,集会、上大课等尽量坐前排,尽量多举手回答问题。六是面对镜子赞扬自己60秒以上。七是大吼法,即在空旷的地方或向空中大声吼出“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成功必将属于我!”
          更多精彩尽在》新东方网高考频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树立自信,做好高考心理准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