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网 发表于 2016-8-4 09:31:05

<a href="http://m.gaokao.com/e/20091012/4b8bd3b8911df.shtml" target







  陈珊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福建省高考理科第七名):
  语文是一门比较富有灵性的学科,所以培养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对于学习语文很重要。
  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要求大致有下面四部分: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知识、阅读和作文,因为大部分是记忆和应用的东西,所以比较让学生头痛。现代汉字字词,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常要用到,所以不必费神去抠。倒是文言文,有许多字词生僻难懂,用法千变万化,譬如古今异义、通假字、词性活用,一词多义等等,需要记忆和区分的语言点不胜枚举。偏偏这些都是老师出题的重点和热点,怎么办?
  平时学习文言文时,我习惯于边听老师讲解某些字词,边努力思索这个字以前在哪篇课文出现过,当时用法是什么,然后注在旁边,以示区别。等积累到若干种一词多用法后,记在专门的本子上。每篇文言文都有课后练习,通常都归纳出各种语言点及其范例,做练习时用心体会,如有遗漏,补在旁边。这样,归纳好的本子和润色过的练习题便是你复习巩固和备记的绝对资料。
  在记忆过程中也有点技巧。可以把有些一长串的东西编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在随意诵读时将其记住,且能达到经文不忘之效。
  文学文化常识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它们通常涉及到某一名人轶事或某些文化背景。因此学习时不妨对这些有点了解,加深记忆,扩展知识面。当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找个本子或卡片,把每课注释部分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摘录下来,平时一点一滴,不费力气,一学期下来,即能硕果累累,收益颇丰。
  “台上一出戏,台下十年功”。阅读理解这种文学修养,是很靠平时有意识地多看些名家作品,现在的教科书里精选了不少好文章,学时要细细品味,慢慢地,你的阅读鉴赏能力便有所提高,自己也沾了点文人气息了。
  作文,首先得有素材,而这取决于平时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有了素材,就得靠临场发挥了。平日里写文章前先打腹稿,待到文章大体轮廓成形了,列出简单的提纲,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三要素;按着提纲扩展,做到心里有数,免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真理,须由实践检验;多写多练才能功到自然成。




(人物导航)

于洪淼 吴菁霞 吕雪梅 田蕾 黄澍捷


陈若英 吴子云 赵莹 韩西 秦珏


朱林 李宏霞 孟宪飞 陈珊珊 刘满江


楚军 张雅丽 焦朋朋 郝洁 耿德健


陈小凌 何忻 梁震 朱坤 胡湛智



杨临明 许雪琼 王劲涛 陆慧 刘阳



相关热门资料推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 href="http://m.gaokao.com/e/20091012/4b8bd3b8911df.shtml" tar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