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辅导资料 > 高中辅导 > 高考辅导 > 高考文综辅导 > 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

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

来源:热心网友    时间:2016-05-17 16:58:51

21.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一历史主流的准确表述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发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22.中华民国时期,民主制度一再遭到破坏。究其根源主要在于

A.封建经济的牢固存在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C.全国民众缺乏民主意识 D.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23.洋务运动期间,中国留学生纷纷“改装去辫”;辛亥革命中,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从此革除了男子结辫陋习。围绕上述历史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断发易服”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推动的结果

B.“断发易服”生动反映了在革命风潮推动下的社会风尚的剧烈震动

C.“断发易服”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断发易服”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又会推动社会关系的变化

24.1909年京张铁路正式建成通车,它被视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其突出意义在于

A.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B.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历史

C.“人”字形轨的设计是中国人的发明 D.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25.资本主义世界的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A.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B.三次工业革命最终促使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C.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因工业革命而进步

D.近代中国都没能很好地利用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26.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初步认识中国国情,开始探索中国革命方向的标志是

A.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初步解决了革命分两步走的问题

B.实现国共合作,掀起“打倒军阀除列强”的国民大革命

C.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D.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7.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革命的策略发生重大转变,其开端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南昌起义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28.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A.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B.长征初期红军被动挨打

C.美日激烈争夺在华利益 D.国共十年的分裂对峙

29.20世纪30年代,中共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策略变化反映了

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国民党放弃反共 ③中共政治上日趋成熟 ④中共奋斗目标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0.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其军事上的价值突出表现在

A.杀伤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提高了部队的实战水平

C.迟滞了日军侵略进程  D.唤起了民众的抗战热情

31.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此,我国开展了

A.社会主义改造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建设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经济体制中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32.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这一“过渡”的含义是

A.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 B.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C.由军事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D.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

34.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正确理解是

①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③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 ④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扩大国际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5.1957—1966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发展

36.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表中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曾出现过短暂的“逆城市化”现象。这一现象与什么重大事件相关?

年 代195519641969197419791984198919942000

城市人口比重14.118.217.617.218.32225.72836.1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37.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有了很大的提高,下列选项不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核试爆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 D.中美关系缓和并建立外交关系

3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农村改革的侧重点是

A.改革产品分配旧体制,强调按劳分配 B.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强调自主经营

C.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强调共同发展 D.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强调非农产业

39.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后继续奉行,下列选项不符合上述表现的是

A.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奉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策略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0.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A.1950年扫盲教育的开始实施 B.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C.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热点聚焦: 高考文综历史 高考文综历史训练

辅导课程推荐

课程名称
适用学员
开/闭班时间
课时
科目
购买

冲刺辅导资料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辅导资料导航

小学辅导资料
一年级辅导二年级辅导三年级辅导四年级辅导五年级辅导六年级辅导
初中辅导资料
初一辅导初二辅导初三辅导中考辅导
高中辅导资料
高一辅导高二辅导高三辅导高考辅导

热门资料

用微信扫一扫

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