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源网高考真题 | 高考模拟题 | 高中试卷 | 高中课件 | 高中教案
您现在的位置:高考 > 高考资源网 > 高中试卷 > 高三语文期末试题 > 正文

2015北京海淀期末微写作解析:应用提上日程

来源:智康1对1 2015-01-21

[标签:作文]

  作为一名志愿者,请你向盲人朋友讲解这副图画,要求重点突出、形象生动。

  这幅作品在本次活动中获奖,请以评委的身份写一段评语,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请以禾苗或土地的口吻劝告人们"节约用水"要求想象合理、有感染力。

  解析:

  本次海淀区微写作仍然秉承三选一的原则,出了三道题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三道题目是统一在"节水宣传"这一背景之下的,可谓把环保意识融入到了试题的考察之中。

  相比往年泾渭分明的着重考察"描写""抒情""议论"能力,2015年海淀区的微写作明显偏重于应用型写作能力的考察,这点跟2015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对微写作的要求不谋而合。

  我们先来看第小题,实际上是为这幅宣传画写一段讲解语。这就要考察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手和碗的关系,碗的缺口,碗里干涸的土地与禾苗,以及这些意象的寓意等都是同学们需要关注的写作要点。而且,与一般的讲解语不用的是,你讲解的对象是盲人朋友,所以你在写讲解语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盲人的特点,并且注意你自己的用词。第小题可扣分的点不少。

  再来看第小题,同样是一个应用性写作。以评委的身份写一段评语,大家在写的时候就要注意评委的语气,找准评论的角度如构思、寓意等。处了要求理由充分之外,还要求条理清晰,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行文中充分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其次、更重要的……"等,让自己的评语显得条理分明、逻辑性强。

  最后是第小题,也是最出新的一题,以土地和禾苗的语气来劝告人们,与大作文中的第二题简直是同一个出题思路。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估计选这个的学生不少,但写得有"感染力"就需要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干巴巴写来肯定是不行的。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第小题后面括号内的文字"可以写诗歌",昨天上午东城的小作文也是可以写诗歌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信号。真能写出合适诗歌的学生,赋分应该会偏高了。
 

只给高中生用的高考APP,家长请止步!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百科词条:作文

热门专题

高考网
  • 自主命题
  • 统一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