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源网高考真题 | 高考模拟题 | 高中试卷 | 高中课件 | 高中教案
您现在的位置:高考 > 高考资源网 > 高中试卷 > 高三语文练习题 > 正文

每周一练:文言文阅读(六)

来源:智康1对1 2014-12-02

                               文言文6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

  曾庭闻①自万里归,己酉正月,会酒于三巘,尽欢。壑风十尺,倒上吹墻屋,雨雪杂下。庭闻尽出其所为古文,使予论定。庭闻之文句,格法昌黎,而苍莽勃萃,矫悍尤多秦气。

  予与庭闻为童子时同学,庭闻天资甚鲁,终日读不尽十行。长,省尊大夫于京师,数过吴门,与吴中名士游,其文斐然一变,而庭闻之名盛于东南。近二十年则出入西北塞外,尝独身骑马行万余里,最好秦中风土,至以宁夏为家,而庭闻名在西北,其文又一变。

  庭闻间归,相见予于山中,毛衣革踏,杂佩帨带刀砺,面目色黄黝,须眉苍凉,俨然边塞外人。回视向者与予咿唔笔研间,及细服缓带为三吴名士时,若隔世人物。呜呼,庭闻之文多秦气,何足异也。

  文章视人好尚,与风土所渐被。古之能文者,多游历山川名都大邑,以补风土之不足,而变化其天质。司马迁,龙门人,纵游江南沅湘彭蠡之汇,故其文奇姿荡轶,得南界江海烟云之气为多也。

  余读史,尝怪赫连氏②,初无功德,而兴之暴,西夏强且久,与宋室为终始,此必有所以自强固者,不独恃甲兵之力。间披舆图,按其处,距长城外河西数十里,自分力劣弱,终身不能至,详考其兴亡盛衰之迹,而庭闻乃竟以是为家边徼风土人情叛服治乱必有深知其故者他日著之文章当不止如史传所记载也。(取材于清代魏禧③《曾庭闻文集序》)

  注:①曾庭闻(1621—1677),名畹,字庭闻;江西宁都人。崇祯间乡试不遂,远游边徼,寄籍西安。尝省父应遴于北京,诸名公争延之,诗文脱稿辄诵持去,名盛于东南。②赫连氏:在西北建立政权的少数名族。③魏禧(1624—1680),江西宁都人,明末清初散文家。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省尊大夫于京师省:看望

  B.数过吴门过:错过

  C.故其文奇姿荡轶其:他(指司马迁)的

  D.不独恃甲兵之力独:只

  2.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庭闻天资甚鲁,终日读不尽十行

    曾庭闻天资愚鲁,一天也读不了几行书

  B.最好秦中风土,至以宁夏为家

    最喜欢秦地风俗,以至在宁夏安了家

  C.回视向者与予咿唔笔研间
 
    回想从前和我一起读书写作

  D.初无功德,而兴之暴

    开始并没建立什么功德,然而却以军事暴力兴起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曾庭闻和本文作者自幼就是同学,但是曾庭闻贪玩儿,读书一点也不勤奋刻苦。

  B.曾庭闻最初学习韩昌黎的文章风格,后来经历了两次变化,在吴中有很大名气。

  C.曾庭闻自西北来看往本文作者,细服缓带,让作者感到他仿佛是位“隔世人物”。

  D.作者对西夏历史极为关注,但是因身体不好,难以到西北边陲做一番实地考察。

  4.用“/”为第二大题文末划线的语句断句(5分)。

  而庭闻乃竟以是为家边徼风土人情叛服治乱必有深知其故者他日著之文章当不止如史传所记载也。

  5.文章援引司马迁的事例有什么作用?论述了什么道理?联系生活实际,写出对你语文学习的启示;不少于150字。(12分)

点击查看答案及解析 | 每周一练Word版下载

只给高中生用的高考APP,家长请止步!

收藏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百科词条:高考语文试题

热门专题

高考网
  • 自主命题
  • 统一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