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7|回复: 0

2010届山东泰安一中高三历史学情监测试题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9 09: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苏武牧羊》中的"社稷"是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鬼神等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来自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3.《吕氏春秋》载"故丈夫不织而衣,夫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 ";《汉书·食货志》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有关这两段话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两段话是矛盾的                     ②它们说明男耕女织相辅相成
  ③家庭手工业在小农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封建剥削造成一些人不劳而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5、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座祭祀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据《史记》记载,传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对上述信息错误的解读是
  A、体现农耕文明的特征            B、对传统美德的传颂
  C、对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          D、纪念造福人民的历史人物
  点击下载全部: down.php (10 Bytes, 下载次数: 1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3 08:56 , Processed in 0.062937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