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政治期中测试试题2
政 治 试 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据此回答1-4题
1.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观点是
①阐明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说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强调社会历史条件客观性的同时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
③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而且指出人们应怎样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首先回答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不少自然科学家并没有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他们在科学上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A.具体科学的研究可以脱离哲学的影响
B.科学家不自觉地符合了马克思哲学原理的基本要求
C.马克思哲学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哲学,对自然科学不具有指导意义
D.哲学离不开自然科学,必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
3.马克思哲学和机械唯物主义相比较,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因为在社会领域马克思哲学同样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下列观点能正确说明"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的是
①人类社会产生是客观的 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③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关于哲学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方法论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写到:"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据此回答5-7题
5.对"嫦娥奔月"这一故事理解正确的是
A.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们世世代代的梦想 B.它是发射人造卫星的理论先导
C.它正确表达了人们上天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D.意识可以先于物质而存在
6.从"嫦娥偷灵药飞月"到"碧海青天夜夜心",说明
A.人类社会已今非昔比 B.意识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7.昔有"嫦娥奔月"传奇,今有"嫦娥一号"上天,这说明
A.事物是前后相继的联系着 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D.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8.有人把"自由"理解为"无拘无束",因而对"遵守我国的法律规定来行使自由权利"的要求反而认为是"不自由"。这种把真正的自由说成是不自由是由于
A.立场不同 B.思维方法不同 C. 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D.知识构成不同
9.宁夏毛乌素沙漠普通农家妇女白春兰自1980年起,引导群众苦战沙海,治沙致富,终于将一座座鸟草难生、肆虐为害的流动沙丘,改造成一片片林茂草丰、产业兴旺的"生态庄园"。真可谓:一分精神就是一分力量,精神文明也出生产力!"精神文明也出生产力"反映了
A.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D.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10.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D.科学理论的指导
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从今以后,太阳系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据此回答11-12题。
11.冥王星虽然被赶出九大行星行列,但它们仍然处在原有的宇宙位置,这说明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此次将冥王星"降级"
①符合人类目前对太阳系的认识
②说明了过去对太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
③说明了认识在不断深化和扩展
④是人类在探索太阳系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漫画《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中的观点
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③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④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青藏高原所处的地区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逐渐隆起。它的隆起使世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极大的改变了亚洲大气环流的形势,导致地球上最强大的季风系统的产生,并对北半球的环流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回答14-15题
14.青藏高原所处地区的海陆升迁蕴涵的哲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C.物质是运动的物质,静止不存在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5.青藏高原的隆起使世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说明
A.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任何事物和周围事物都无条件的联系着
D.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
16.根据我国目前经济运行情况,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10月28日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至近我国已数次上调了银行利率。中国人民银行由连续降息到提高利率
A.从唯物论角度看,说明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B.从辩证法角度看,说明主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从唯物论角度看,说明想问题办事情应一切从实际出发
D从辩证法角度看,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培根说:"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据此回答17-18题
17.培根的这句名言是说
①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 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③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④意识具有能动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材料中辩证唯物主义哲理的是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④教学相长
⑤昼夜更替 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
A.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④⑥
阅读漫画"任务终于落实到人了",回答19-20题。
19.漫画中的做法( )
A.充分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B.忽视了部分间的相互联接,破坏了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C.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的解决了问题
D.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看到长远利益 任务终于落实到人
20.上述漫画反映的思想,给我们完成工作和目标的启示是
A.要有团队精神,搞好分工合作,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
B.要重视部分功能的发挥,踏踏实实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C.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21.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当前国际社会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导致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出现了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混淆了原因结果,因果倒置 B.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预见性,构建新秩序
C.坚持了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未雨绸缪,有利于防患于未然
22.近代学者王国维把审美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据此,下列诗句中同属"有我之境"的是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23.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是
A.昼夜循环,四季更替 B.能量守衡与转化
C.万有引力定律 D.红灯停,绿灯行
24.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事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说。其错误在于
A.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B.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
C.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D.夸大了人的能动作用
25.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下列观点能体现毕尔生观点哲理的是
A.刻舟求剑 B.仁者心动 C.稳如泰山 D.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有这样两句话:一是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一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转化为丰硕的果实,并积累下来。据此回答26-27题
26."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指
A.人类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思维着的精神
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在不断增加
D.意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7."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转化为丰硕的果实"是指
A.意识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创造物质财富
C.不同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
D.只有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意识才有指导作用
28.关于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产生的物质基础不同 ②内容的来源不同
③形成的机制不同 ④性质完全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既勇于开拓,又善于按客观规律办事。据此回答20-30题
29.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的统一,这是因为
①二者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②这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必然要求
③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 ④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要勇于开拓,这就要求我们
A.打破已有的规律,创造新的规律 B.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抛弃过去的一切思想和观念
政 治 答 题 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内蒙古的八大沙漠中绝大部分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人们在草场上开荒耕种,不仅造成了草场的破坏,也造成地表土层的破坏,使地下的伏沙露出,在大风的作用下形成流动沙丘。面对沙漠化不断加剧的形势,有关专家呼吁,必须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坚决地退耕还林还草,杜绝一切草原开荒,减少危害草原的生产活动。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
①沙漠化的形成和不断加剧说明了什么? (8分)
②有关专家的呼吁体现了什么哲理? (8分)
32.一度时间,"计算机算命"风靡旅游景点、交通要道、闹市区域,人们新鲜好奇,趋之若骛。运用所学哲理,谈谈你对"计算机算命"的认识。(8分)
33.2007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成渝两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推动中西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3100多万人口中农村居民占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1,具有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区相似的基本特点.同时,重庆作为直辖市,又具有中等省的构架和欠发达省的特征,重庆的改革要走自己的路,要善于把中央的精神同重庆的自身实际相结合,要吃透"上情"和"下情",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一旦作出决策,就必须集中精力,抓好落实。同时,走自己的路,重庆还应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动权。如果只是两眼向上要政策、要项目、要资金,"新"就无从谈起.只要是阻碍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都要勇于"破",只要是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都要敢于"立"。重庆市有40个区县,各个区县情况各有不同,因此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上,40个区县应该选择不同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方式,每个区县都有一个城乡统筹的特色方式,重庆市就有40种模式,供全国不同类型的区域进行借鉴。
①运用唯物论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国家作出在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8分)
②结合材料说明重庆的改革是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路的。(8分)
政治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ABCDA BCDBA CBCAB CCDBA ADBAB CBCDB
二、非选择题
31、①第一,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流动沙丘的形成体现了这一哲学原理。(2分)第二,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世界上的事物都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由于人们不合理的活动,致使沙漠化形成和不断加剧,体现了事物的因果联系。(2分)第三,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人们无视客观规律,在草原上开荒耕种,使草原沙化,受到了规律的惩罚。(2分)第四,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流动沙丘的形成,是人们只顾眼前利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错误思想造成的。(2分)
②第一,专家呼吁减少危害草原的生产活动,说明人们能够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2分)第二,说明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2分)第三,专家呼吁也告诉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2分)第四,专家呼吁警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意识。(2分)(答漏第二点扣三分,第一、三、四点,任答出两点,阐述清楚,可给满分。)
32、第一,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社会生活既不是由人的意识决定也不是由神灵安排,算命是唯心主义思想的体现,我们应该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2分)第二,联系是客观的,算命否定联系的客观性,对人们的生活是有害的。(2分)第三,判断新旧事物应该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无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而不能仅从其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去判断。"计算机算命"打着"科学"旗帜,本质和内容上是唯心的,是封建迷信活动,我们应坚决反对。(4分)
3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国家根据重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实际作出战略部署。(4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国家的战略部署使重庆破解城乡统筹难题有了重要政策保障,而重庆在探索城乡统筹发展中闯出一条新路,将对全局具有推动意义和典型示范意义,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完善全国改革发展的格局。(4分)
②第一,尊重客观实际,辨证把握客观实际。重庆的改革立足于吃透自身的实际,吃透"上情"和"下情",从本地区具体的特殊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考虑和制定发展规划,把普遍原则与特殊情况结合起来,40个区县情况各有不同,选择不同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方式。(3分)第二,反对主观主义,正确对待别人的经验,重庆的改革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但决不照搬照抄,形成40多种城乡统筹发展的方式。(2分)第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重庆的改革牢牢把握主动权,勇于"破",敢于"立",不断进行创新,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坚持了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3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