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0|回复: 0

浅议阅读训练的整体性与高效性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2 10: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uwu.html (32.42 KB, 下载次数: 72)

  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告诉我们,如果掌握了整体各部分间的规律和联系,使之互相补充,互相协调,那么这些部分的组合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功能,其功能将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因此,我们运用整体性原理优化阅读教学,改革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重新认识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运用整体性原理指导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阅读文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使学生不仅读得好,还要读得快,这才是阅读教学追求的目标。
  笔者在教学中力求将整体阅读和高效阅读结合起来,集两者的优点于一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整体高效阅读训练符合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即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获得对客观事物的外表的,大致的认识,逐渐形成能够反映此类事物特征的表象;然后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把事物整体分解的各个部分,把整体的个别特征、不同方面区别开来,再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征、不同方面结合起来,从而在头脑中获得对事物更全面、更本质的认识,经历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同时整体阅读又汲取了快速阅读省时、准确和高效率地获取知识信息的营养成分。据心理学家估测,一般人的阅读功能只用了百分之十,阅读速度仅仅每分钟二百字左右,达不到理解快速、想象快速和记忆快速的速度。
  怎样实施高效阅读训练呢?我们大体分以下三个步骤:
  一、整体感知——速读测试
  面对一篇文学作品或是其它体裁的文章,读者首先是被整个作品的思想意蕴和艺术形象的魅力所吸引,所感染,所陶醉。他获得的是对整个作品的总体感知。整体性原理运用到阅读中,就是始终把阅读材料当作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这样就可以居高临下,获取对整篇文章的总体印象,即立意如何?构思怎样?情节、形象、手法有什么特点?而不是零零碎碎的知识点。
  具体方法是:
  1.审题解题,初步了解全文概貌。
  古人云:“体不辨,则入于邪陋。”是说不知辨体就有盲目性,就会走弯路,影响阅读效率。鲁迅也曾讲过:“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文章的体裁往往界定了题目的形成和内容,因此,从题目入手,整体感知,弄清是写人的,还是记事的;写景的,还是状物的,等等。根据体裁,联想相关的不同写法和特点。如《琐忆》——记叙文:人物、主要事件、叙述顺序、中心等;《崇高的理想》——议论文:议论方式、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
  2.通读全文,粗略掌握全文内容和中心。
  由题目入手,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整体感,他们迫切了解课文内容。在限时速读全文后,教师设疑: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写作意图(即中心)是什么?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3.寻找过渡句、段,初步了解全文脉络。
  研究作者为了表达中心,选择了哪材料,按什么顺序将材料作有机的组织安排,使学生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纵向思路的文章,一般按时间、地点的推移,事情发展的几个阶段来划分;横向思路的文章,一般把记叙和说明的内容分成几个方面来写,那么就按事物的各个侧面或性质分段。例如《包身工》,以时间为顺序,写了包身工典型的一天生活,分别描写包身工清晨起身、早餐、上工等三个生活场景,据此分段。
  4.速读全文后,按自学步骤做训练,将获得的信息明确化,并提出疑难问题,为进一步精读作准备。
  以阅读课文《雨中登泰山》为例,速读全文,回答问题。
  测试标准:
  (1)答题时间
  (2)阅读速度(字数除以时间,即字数/分钟)
  (3)理解率(每人所得分数)
  (4)阅读效率(阅读速度乘以理解率)
  [回答问题]
  (一)泰山古称______,又称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______。
  (二)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三)作者登泰山的经过怎样?遇到哪些困难?又从哪些方面得到鼓舞?
  (四)作者登泰山山顶后见到哪些景象?这时的心情如何?
  (五)许多散文都有“文眼”。所谓文眼,即指能表现主题思想的句子。此文文眼是哪句话?
  (六)本文写景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七)找出下列引文的出处
  a.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b.云海四茫茫
  c.吸翠霞而天矫
  d.齐鲁青未了
  通过预习和课内速读,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曾作过统计,学生阅读时间平均10分钟,理解率达80%,阅读效率为320字/分钟。经过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理解率还会提高,阅读效率也会随之增长。
  二、部分探究——质疑精读
  这是对课文理解的深化阶段。要训练学生逐段精读,特别是对重点段落和词句,要反复进行品味,咀嚼,深刻理解和领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中心的。
  一般方法有:
  1.提出质疑,寻找答案。在速读测试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的重点难点提出质疑,在精读中寻找答案。提出的问题越深入,在精读中解决得越彻底,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刻。
  2.调动感官积极活动,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3.寻找关键性语句,注意对句眼、段眼、文眼的捕捉。通过这些词句的表面意思,挖掘文章丰富的内涵。
  例如:茅盾先生的《风景谈》一文,篇首点眼:“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是全篇的“通体之眼”,犹如满堂生辉的明灯,照亮全文。
  关于文眼的位置和识别方法,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讲道:“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
  4.准确、迅速地理解段落。
  段落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是文章层次的外在表现,它标志着作者思路发展的步骤。一篇文章的重点段往往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本身也就是一个整体。通过段落精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从而使学生通过对课文各部分的深刻理解,把握住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联系,领会部分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快速阅读段落呢?一般可分四步走:
  ①首先弄清这个段落共有几句话。
  ②弄清这几个句子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关系。如并列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总分关系等。
  ③找出段落的中心意思。有的段落中有中心句,中心句的标志有两种,一是位置,多在段首或段尾;二是词语,多用“因此”、“所以”、“实质上”、“总之”等。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作者在细致刻画了别里科夫的外貌和生活习惯之后,说:“总之,这个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总之”后面的这句话概括了别里科夫“套中人”的形象,是该段的中心句。
  ④找出段落中的修辞方法或关键性词语。
  以上四步,可以形成速读段落的固定程序。固定程序在脑子里形成定势后,阅读速度自然很快。对段落阅读的测试,可从段落层次的划分,提取要点,分析句子含义,筛选关键词语,掌握修辞方法等几个方面设计习题。对落段阅读能力的考查标准可参照整篇阅读的考查标准。
  三、回归整体——讨论升华
  按照整体性原理,在完成了“整体”到“局部”之后,又回到“整体”。这是阅读思维的综合阶段,即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较深入的挖掘和深刻理解的升华阶段。这个阶段的实施方法有:
  1.议。讨论人物形象、事件意义,文章的表现手法有何特点,自己的认识、感受等。
  2.读。精读重点选段,加深记忆,进一步体会情感。
  3.忆。回顾学习过程,探索阅读规律,总结学习收获。
  4.写。整理读书笔记,完成相关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7 10:03 , Processed in 0.065067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