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回复: 0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1、名句默写(6分)
  解析:今年新增的5篇文章中选入1篇,从先秦到宋,包含了诗、词、赋、歌等各种形式且都是名句,难度不大,全部复习到位,学生该题可以全部拿分。
  2、文言文阅读(15分)
  (1)实词
  解析:着重考察实词在具体环境的运用,对该词性的各种用法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词类活用是该题考查最多的内容之一。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并能总结归类字、词的具体翻译,在考试中融会贯通、厚积薄发。
  (2)信息筛选
  解析:该题难度适中,主要对文章具体翻译的考查,然后结合主人公的具体事例,对其性格特征做简要的归纳。只要文章内容能大体看懂,分析则道题的难度就不会大了。今年稍有变化,是对某个事件是否是"直接关系"进行筛选,那不仅要对该描述内容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判断是"直接"还是"间接"关系,难度略有增大。
  (3)概括分析
  解析:考查的对象还是主要在翻译上,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的某些逻辑关系是否和原文相符。今年和往年一样,难度不大。
  (4)句子翻译
  解析:今年的句子翻译较为简单,没有较难的字、词用法的使用,但今年考了一个通假字"少",应翻译成"稍",大略、稍微的意思,其他的较为平常,也比往年简单些。
  3、古诗词阅读(6分)
  (1)情感分析
  解析:往年的该题一般都是对某一联、某个句子、某个字词作为切入点,对诗歌的情感(也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而今年与往常不同,题目要求比较简单易懂--就是分析感情。其实这道题也是"换汤不换药"的,可以从某个字词、某个句子、某一联等入手,其实,这就是本类型题目的答题套路。
  (2)表达技巧分析鉴赏
  解析:这种题已经给学生重申多遍,而且也做过N次,这是高考中最常见的题目。很多同学首先连"表达技巧"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比较难了。
  "表达技巧"包含"修辞手法"(比喻、双关、借代、反复、排比、反问、设问、拟人、夸张、对偶、互文等)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悬念、反衬、比兴、托物言志、赋比兴、动静相衬、虚实结合、景情理合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以动写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虽然还有其他,但我们就从这其中的某一个点入手进行赏析就已经可以拿全分了。要注意的是,在答题时必须结合到诗歌中具体的内容回答,切不可脱离本题。
  二、文学名著、经典阅读(16分)
  1、名著阅读(10分)
  (1)故事情节筛选
  解析:了解作品的大概故事脉络,对经典的情节需要详细且全面的理解,虽说难度不大,但考生如果没有对今年这8本名著通读也还是有一定难度。
  (2)情节简述
  解析:本题需要了解人物关系、经典故事情节、能概括故事大概内容则能得分,要求学生语言表达清晰,无错字、病句即可。今年的考题较偏,要求简述的故事情节大多学生都不太了解,且也不算太经典的段落,因此,能拿该题分数的学生不多。
  2、文化经典(6分)
  (1)概括文章内容
  解析:今年的题目在考前完完全全做过,也算押到原题了,该题的要点是在文章的翻译上,能够了解到文章大意,即可对本题做到全面而详尽的解答。我相信本题我的学生能拿全分。(2)评价中心思想
  解析:解答本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其一,简单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二,在文中的人物的感情或论点是什么;其三,结合生活实际,再谈谈这些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有怎么样的实际意义。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1、论述类文本(9分)
  (1)对"某概念"的筛选
  解析:首先找到该词在原文中的位置,文章对"该概念"有些怎样的论述需要概括收集信息,再次对选项中的内容一一比对、判断。只要认真阅读文本,该题难度不大。
  (2)对"某句子"的阐述
  解析:简述该句子产生的作用,该句子在文章中起个什么作用,占什么地位,是中心句还是总领全文呢,需要斟酌。还是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抓住主要内容的要点。
  (3)对"某要点"的分析
  解析:今年的题目较为新颖,找"根本原因",其实这样的题目说白了还是针对文章内容的信息进行整合。要求学生的归纳能力和阅读能力比较好,考查学生的能力要求。
  2、文学类文本(15分)--选考
  (1)信息筛选
  解析:考查文章信息归纳,难度偏低,80%的学生都能准确解答
  (2)要点归纳
  解析:题目既然问"有哪些",肯定不止一点,本题需要结合中心思想和意象的事物,将物与情结合起来回答才能拿分。
  (3)思想评价
  解析:文本类文章包括散文、小说等,那自然对情感的要求是必须考查的,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具体通过怎样的事物、事件、感情来表现的,一一列举出来,对每件事物、事件进行从思想上的分析。
  3、实用类文本(15分)--选考
  (1)信息筛选
  解析:(同文学类)
  (2)要点归纳
  解析:(同文学类)
  (3)思想评价
  解析:(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包括新闻、传记,主要针对人物的具体事件来反映传主的高尚情操和可贵精神。
  四、语言运用(13分)
  1、语基(3分)
  (1)填写汉字
  解析:这是今年的新考点,根据拼音写汉字,既要求学生会辨识拼音,又不能写错别字。虽然难度不大,但这样的题目无疑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不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必须将基础打扎实
  (2)填关联词
  解析:对关联词的印象,学生大多停留在小学,虽然平时也有在运用,但是对相应的"关系"还是不太清楚,什么因果、选择、条件等等不是太了解。可根据前后文的句子含义,看看这两句话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就能做出正确答案了。
  (3)标点符号
  解析:了解各种常用符号的含义,结合具体句子环境,不难判断的。
  2、材料(10分)
  (1)一句话概括
  解析:教给学生三点:谁--如何--怎么样,在文中找到这三个要素,再用简洁的语言简单整合成一句通顺无病句的话即可。
  (2)对材料评价
  解析:首先谈谈材料当中主要表达的意思,得出一个观点,其次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具体的意义所在,最后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五、写作(70分)
  解析:对今年的高考作文,站在老师的角度,我觉得不够新颖,过于陈词滥调,时代感还不够强。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还是比较庆幸的,因为这样的题目不易跑题,比较容易扣到中心思想,可以发挥的东西也还是比较多的,可要出彩确属不易了。
  题目要求上,有了新变化:必须是记叙文和议论文,那平时善于写散文的学生就有点棘手了;虽说"立意自定",但这属于材料作文,需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立意上,该材料可以有很多,勤奋、梦想是大多数学生能够想到的,但有新的立意可以是"身体力行",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既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说明他的成功是不断通过实践得来的,等等。各种立意均可,立足于材料的基础上适当从立意、语言、形式上创新,才可在考试中给阅卷老师留个深刻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5 22:16 , Processed in 0.04944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