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5|回复: 0

2011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点评:总体平和,难度有提升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内容选材贴近社会,切近主流价值观,形式总体趋于平和。借用苏州中学某语文教师的话说:"这个题目平易,不险怪。像拉二胡,两根弦把弓夹在里面,不会跑题。……"试卷选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为试卷中出现了诸如"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字样。此外诸如"国民的幸福指数"、"地震海啸"、"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是非常切近主流价值观的。这也是江苏历年高考卷一贯的特点。例如2010年选材世博会,2009年选材汶川大地震纪念馆等。
  综合分析起来,虽然试卷总体趋于平和,但是难度相对有提升。相较之下,对于今年的语文试题,很多考生感到不适应,认为今年的语文题稍微偏难了些。在南师附中考点,一名考生说道,今年的语文题有不少课本外的内容。除了后面的阅读理解、诗词鉴赏部分,连很少出现课外知识的填空、选择部分也有课外题。此外,今年语文试题的形式也更加灵活,这也增加了考生的陌生感。不少考生总结认为,在平时成绩的基础上,可能这次语文成绩要打一个80%的折扣。
  今年这份试卷的难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考试形式"有所变化。这主要体现在现代阅读的题型和分数分配的变化,现代文阅读取消了"选择题",全采用"简答题和表述题"。把有四个备选项的选择题改成了需要自主填写的主观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第二、"考试内容"有所改变。近年来关于鲁迅作品的考核有所减少,但今年考卷中确出现了2次。鲁迅作品因为其意蕴深刻和反映的时代与当代中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曾经是中学生的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之一。而今年江苏卷的25分分值都与鲁迅先生有关。例如:语用题4:请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按语。议论类文本阅读选材也是鲁迅先生的杂文《捧与挖》。
  第三、加大了对"语文能力素质"的考查。在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今年语文高考更多地考查了考生的语文素质。重点体现在多处考查了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等素质。这类考点一般都是考生难得满分的。
  第四、"考查点出人意料"。曾经稳定了多年的江苏卷第一题考查点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而今年却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这一考点。单就这个题来说,虽然难度不大,但让很多考生感觉陌生,在心理上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
  第五、"作文易切题却易平庸"。今年高考作文是以《拒绝平庸》为题。提示语是"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据此,有网友评论说:"一群平庸的人出了一个平庸的题目给大部分是平庸的考生写一批平庸的文章。"虽然有些偏激,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苏州中学某语文教师却说:"这个题目平易,不险怪。像拉二胡,两根弦把弓夹在里面,不会跑题。"此作文题确实不容易跑题,因为即使不看提示语,考生心里也是相当明确的。但"拒绝"和"平庸"这两根弦也把考生夹在里面了,很难有考生自己的观点和更深刻的发挥,想出彩也不是容易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22:11 , Processed in 0.05338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