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回复: 0

万变不离其宗 --2011江苏语文卷解析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迄今为止,2011年江苏语文卷已引起众多人的关注,一时间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总体平和,难度相对有提升”、“总体稍难,注重拓展”或“名家热点入卷来”等等。我认为今年的江苏语文卷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整张试卷按一定的比例遵循着“变”到“宗”的迂回路线。
  (一)语言文字运用
  首先,语言文字语言题中,第一题字形题尽管给所有的考生和老师一个感觉“很崩溃”的“响天雷”,但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静心做完,就会发现这道题其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因为出卷人尽管在出场时给人强烈的震撼似乎要震住大家,但仔细一看,发现并没有为难大家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考的都是大部分考生都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这就是形式狂变,基础内容却不变。
  其次是语病和概括题,这两项是大家一直在训练的题型,属于最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第4题考到了鲁迅先生,不过除了“按语”这一空,“姓名”和“作品名”这两空是容易拿分的,因为也属于基础知识。
  (二)文言文阅读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类型是大家极为熟悉的人物传记。第一题是实词解释,乍一看好像有两个笔画繁复的实词“戟”(约束)、“蠲”(免除),大家似乎都不认识,还有一个“耸”,也不是120个常用词中的。但如果大家复习基础时复习到了120个常用实词中的“易”,它有一个古今不同的义项“轻视”,那么,这道题绝对可以很快迎刃而解。
  翻译题中,第(3)题的“贷”等词不太熟悉稍有难度外,其余两题不算很难。因此,文言文总体来说还是考了文言文基础知识。
  (三)古诗词鉴赏
  首先古诗词考了人人皆知的大诗人杜甫,大家都非常了解诗人背景。其次,在题型上有所变幻,如(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这两道题题型很新,但都不离基本诗意。考点的核心要求还是需要“读懂”这首诗歌,这样不管是第(1)题还是第(3)题考的诗歌脉络,都能很快速地做出来。
  (四)名句名篇默写
  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很典型的代表。除了一道选自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的名句题,估计多数学生答不上外,其它六句均是都是考试大纲中要求背诵的很有代表性的名句,选自庄子《逍遥游》、屈原《离骚》、白居易《琵琶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曹操《观沧海》和陶渊明《桃花源记》。还有一句课外的非常简单: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所以,只要背诵好了必背篇目的,拿到7分是不成问题的。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今年仍旧出了一篇小说,有点与人们的猜测背道而驰。这篇小说题材比较特别,节选自宗璞的长篇小说《西征记》,命题人拟题为“这是你的战争!”不过,这篇小说考点还是从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出题,考查的是学生阅读小说最基本的功力。只要认真复习过小说的学生,一般不会被这几道题挡住的。
  论述类文本比较出乎人的意料,是鲁迅的一篇杂文《捧与挖》,这是国内对是否保存鲁迅文章的大争论热潮中的一声亮吼,有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也紧密结合了当前教育改革的情势。在命题上,这篇文章主要还是从把握观点、例证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论述思路几个方面入手的,说明命题的核心宗旨不变,考的还是基础知识如“论点”“论证”及其“论证思路”等。很多人认为只要是鲁迅的文章肯定会很难,这在心理上就已经输了。同学们从小就已经学习了那么多鲁迅的文章,如《祝福》、《药》,也读过鲁迅的很多作品如《阿Q正传》、《呐喊》、《骆驼祥子》等,对他的风格应该更加熟悉才对。因此,只要同学们的基础打得好,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认真探讨、思考了,高考遇到这篇文章就绝不会气短。而且,论述类文本的论点、论证思路等命题本是基本能力的考查,这还是我想要说的:万变不离其宗。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卷还是以基础知识为本。尽管题型千变万化,或许会造成心理压力和恐慌,但其实只要基础扎实了就必定能考出好成绩,这是毋庸置疑的!
  “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抓“宗”、抓“本”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高考高分大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3 02:08 , Processed in 0.05643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